第六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2 / 2)
此时投靠大金,有什么前途?”
这下子,关西出身的十几名将领哗然起来。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究竟该怎么办,张总管你总得拿个主意啊!”
张从进依旧理直气壮:“我他娘的怎么知道?!若是能拿主意,我早就拿了!”
“反正俺绝对不会去宋国,出去简单,这辈子就无法回来了?!”
“要不咱们就在陇右自保?我看了关东的军报,那刘大郎果真是侵袭如火的人物,以他的能耐,说不得三两年就能来此。到时候咱们直接投降给他可好?”
“哪有那么简单,你以为打天下是打芝麻吗?我且问你,若是飞虎子十年不来,成了北齐与后周的局面,你待如何?”
“关键是宋国也不可能放任咱们离去啊!还得与吴节度他们做一场吗?!”
嘈杂的声音中,张从进又是奋力一捶桌子:“莫忘了我的叔父还被完颜亮扣着!你们想法子的时候莫要忘了我叔父的恩义!”
这下子场面更加混乱了。
说到最后,几名大将几乎已经为了前途,各自争吵起来,颇有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的冲动。
张从进见状,也只能叹了口气,解散了军议。
陆方达却没有离开,这名在今日似乎与张从进一直在唱反调之人,方才是他真正的心腹。
“老张,你看到了吗?人心根本不齐,军心一散,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你信不信,这场军议之后,宋金两国立即就会得知消息,而且这些夯货一定会将所有事情都推你身上?”
张从进摊手:“我当然知道,可你说我有什么办法?他娘的,宋国是吃错药了吗?怎么突然就要撤军?”
陆方达左右看看,低声说道:“现在有消息说是赵宋小官家不想打了,逼迫吴太尉撤军。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更加直接。”
“吴太尉不行了,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张从进悚然一惊:“果真如此?”
陆方达摇头:“传言,传言罢了。不过未必就是空穴来风。如今宋军乱成这幅样子,竟然还有擅自撤军之人,可见吴太尉是真的难以掌控大军了。”
“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张从进同样喃喃自语:“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当日夜间,就在威勇军也乱成一片之时,吴挺亲自驰马来到大营之中,来见张从进。
作为早在张从进反正之时,就有并肩作战经历的老友,吴挺也算是张从进可以信任的人之一,因此两人见面十分坦然。
“吴五郎,今日说正事之前,你得先跟我说句实话。”张从进将主座让给吴挺,然而吴挺却没有落座,而是坐在了左首第一的位置,与张从进相对而坐。
“大宋是不是真的要从关西撤军了?”
吴挺没有隐瞒,点头诚恳以对:“的确如此。”
“这般荒唐军令,下达必有原因,是小官家又发疯了,还是吴太尉身子骨不成了?”
吴挺言语依旧诚恳,也依旧简练:“都有。”
张从进长长叹气,摇头说道:“吴五郎,你今日坦荡,我也不作虚言,我如今实话跟你说来,你也别生气。
我们这些关西人是不可能跟着你们入川的。”
吴挺沉默半晌,言语变得有些艰涩:“为何?”
“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吴五郎,在建炎年间,富平之战大败后,咱们两种人就已经分出来了。”
“愿意入蜀的,早就跟着老吴太尉走了,如今留下的,都是故土难离之人,也是小吴太尉是劝不走的。”
吴挺再次沉默,方才展颜一笑:“总该试试的。”
张从进微微摇头,坦然的简直有些不像话:“吴五郎,大宋是没办法的,既然放弃关西,就得连带着我们一起放弃。
我知道你身手了得,可哪怕在此地将我杀了,难道就能让关西士民抛家舍业,唯大宋是从吗?
而且去了巴蜀又能干什么呢?去为奴为婢吗?”
一连串的反问让吴挺脸色有些苍白,但他还是牢记此行目的:“张总管既然与我明白言语,我也不藏着掖着,听我一句劝,不能投靠金国的。”
张从进却不言语。
吴挺:“有些消息你不知道,西金已经是势若累卵,若不是官家召回,最迟明年,西金就会灭亡,到时候你就要给金贼陪葬了。”
张从进愕然抬头:“飞虎郎君……不……汉王?”
吴挺不置可否,他不可能将宋国的全盘战略说与对方听。
毕竟对方乃是很有可能在明天就与宋军分道扬镳的关西人。
张从进思量许久,也只能叹道:“我尽量拉些人去陇右吧,吴五郎,我最多只能稳住他们两年,两年之后,若是大宋还不回来,那就什么都不好说了。”
吴挺长舒一口气,重重点头。
他今日来只是为了稳住张从进,让他不要立即投靠金国,如今竟然还能为大宋在关西保留一支军事力量,已经算是意外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