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怎么做好知识产权销售?1(2 / 2)
在知识产权领域,客户群体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导,其占比高达90%以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存在即时的知识产权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拓展客户的效率和成功率,我们有必要按照“行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来进行精准筛选,从而避免盲目地去开拓客户。
-按行业划分:
-高研发行业(如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核心需求是专利布局(保护技术、防止被侵权、建立技术壁垒)、专利导航(规避研发风险)。
-消费/零售行业(如餐饮、服装、美妆):核心需求是商标全类保护(防止他人抢注近似商标)、版权登记(包装设计、宣传文案的保护)。
-外贸/跨境企业:核心需求是商标国际注册(如出口欧美需注册欧盟商标,避免在当地被抢注)、专利国际申请(通过PCT进入目标市场)。
-初创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核心需求是基础确权(先注册核心商标、申请核心专利,避免后期扩张时被“卡脖子”)。
-按企业发展阶段划分:
-0-3年初创期:重点推“基础保护包”(如1个核心商标+1-2项关键专利),强调“低成本规避高风险”。
-3-10年成长期:重点推“布局升级”(如商标全类注册、专利组合申请、版权登记全覆盖),结合其融资、扩产需求,说明“知识产权是企业估值的加分项”。
-10年以上成熟期:重点推“维权与运营”(如专利侵权诉讼、商标撤三应对、专利许可/转让变现),解决其“被侵权”或“闲置知识产权变现”的痛点。
三、挖掘需求:从“客户说不要”到“客户主动要”
在当今社会,许多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往往是比较消极和被动的。他们并没有将知识产权视为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甚至会觉得在这方面投入资金是一种浪费。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企业在面对知识产权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行推销自己的产品,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可能会引起客户的反感。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方式,帮助客户自己去认识到他们对知识产权的实际需求。
例如,我们可以先向客户提出一些关于他们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问题与知识产权之间的潜在联系。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数据展示,让客户直观地感受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这样的方式,客户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需求,并主动寻求相关的解决方案。而我们作为提供知识产权产品和服务的一方,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双方的共赢。
-用“痛点提问”唤醒危机意识:
针对不同场景设计问题:
-对没注册商标的企业:“您的品牌名现在挺火,如果有同行在其他城市用一模一样的名字开店,甚至注册了商标,您觉得客户会认错吗?到时候您想维权,可能反而会被说侵权,这种情况我们遇到过不少。”
-对有技术但没申请专利的企业:“您投入这么多研发的技术,如果被竞争对手仿冒,您能阻止吗?没专利的话,法律上很难界定‘谁先发明’,最后可能辛苦研发的成果成了别人的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