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创世神毕业后竟然成了毁灭神 > 第276章 朕能不能去死?(38)

第276章 朕能不能去死?(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边军为何不愿意换防?」

皇帝的龙舆中,徐天半躺着靠在软垫上,安宁跪坐在他的身侧手里捧着一本医书手抄本在翻看。

古川下的毒无解,以安宁的医术也就只能做到减缓恶化的速度,但是仅仅只是减缓而已,徐天的身体在毒素的侵蚀下还是一天天发生恶化。

这个消息被死死地瞒住,除了帝后外,也就是近身伺候的胡三、彩月以及米迦勒知晓,其他人包括羽林军都不知情,顶多也就是发现胡三和彩月两人整天黑着一张脸没什么笑容。

伴君如伴虎,即便是大太监和大宫女也难免会被主子责骂,黑脸也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其他人最多也就是偷偷摸摸看两眼倒不至于一定要打探出个所以然来。

那两人的主人可是皇帝和皇后,打探的时候稍微不留神就可能变成窥视帝后踪迹,那可是重罪,要杀头的那种。

说远了……

虽说差一点点北方边军就要变成白家的私军了,但是最后的流程停了下来,北方边军依然属于大炫的军队,他们的主人有且只有大炫的皇帝一人。

不管实际上北方军区的认知是怎么样的,明面上他们不能拒绝皇帝的圣旨,包括白家也一样。

现在根据暗龙卫的汇报,带着圣旨抵达北方边境的青龙军团遭到了北方边军直接的拒绝。

这等于是北方边军公开抗旨了。

通俗点说可以认为北方边军反了。

正是因为事态严重,青龙军团立刻向皇帝上报了这一紧急情况。

徐天关心的是北方边军有没有拿出什么拒绝的理由,如果有理由那说明事情还没到最糟糕的时候,可是如果北方边军连理由都没有给,那事情是真得非常严重了。

大炫朝总不能指望叛变的北方边军来防御趾国吧?

负责传递消息的是皇帝的暗龙卫,这些暗卫没有名字只有编号,跪在徐天面前的这位叫龙十七。

「青龙军团汇报北方边军的将领以没有兵符为由拒绝和青龙军团交接。」

这理由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细想之下问题就大了。

确实按照规则来说军团的调动是需要兵符的。

但这条规则更多的是为了限制带兵的将军。

兵符一般都是一分为二,一半在领兵的将领手中,一半在皇帝和朝廷手中。需要动兵时两半兵符合二为一,将将领拥有了完整的权限。

日常情况下,没有皇帝的允许将领只能练兵却不能调兵。

这条规则里没有详细说明皇帝对于军队的权限是否要依靠兵符,单从这条规则上看似乎皇帝也需要满足相同的条件。

这就很离谱了好吧。

皇帝调兵难不成还需要手下的将军提供另半块兵符作为授权?

哪家将军有这么大的胆子?

是九族人太多了吗?

只能说设计规则的人也没想过会有这么一个诡异的情况出现。

正常来说皇帝调动兵马肯定是通过某位将领的,那么兵符的规则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可偏偏徐天调动北方边军不是通过某个将领来做,而是圣旨。

这就很操蛋了。

从哪来的兵符呢?

莫说白家的那半块兵符了,就是朝廷手中的半块也没有啊。

北方边军以此来拒绝至少在大义上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果真如此吗?

那必然不是的呀。

不但有问题,问题还很大。

圣旨也有规则的,简单来说这玩意的权限极高,任何场合下都是仅次于皇帝本人的存在。

圣旨里所记载的内容就是皇帝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人都不能违背。

徐天还记得自己曾听说过某个世界里丞相和皇帝内侍伪造圣旨硬是可以继承皇位的太子自尽了。

由此可见圣旨这玩意的权限是有多高了。

在大炫同样如此。

从这个角度进行解释,圣旨的优先级要比兵符高。

可偏偏在有圣旨的情况下,北方边军却选择了兵符。

这说明北方边军的内部对圣旨的认可没有兵符高。

「为什么呢?兵符代表的不也是皇上的意思吗?」

安宁不太明白北方边军的操作。

兵符的一半也是在皇上手中,只有皇上给了,将领才能获得完整的兵符,而且用过之后需要及时上交,不然是谋逆大罪。

所以不遵圣旨,遵兵符是什么道理?

「那是因为白家手中有另一半的兵符。」

徐天嗤笑一声,这白家平日里没少给边军洗脑。

「朕调动北方边军如果不用白家的人根本做不到。」

那半块兵符白家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交给朝廷的。

「还行,还知道找理由,没有明着反。」

「胡三。」

「哎,陛下,老奴在。」

龙舆外的胡三推开木门探身走了进来。

「传朕旨意,北方边军抗旨不遵,免去白墨一北方边军统领一职,限白墨一三日内交出北方边军的兵符。」

「飞鸽传书给苏湛,让他率领絮州军支援青龙军团,传令玄武军团向北方边军方向移动。」

好几只信鸽从车队放飞了出去,距离最近的京城翰林院最先收到消息,圣旨是需要翰林院这边写好下发的。

徐天给出的是核心思想,但是那么大一张圣旨不可能只写这么几个字的,这就需要翰林院以徐天的意思为中心进行扩句,让用词和格式上都更加严谨和官方一点。

翰林院内部会对圣旨的内容进行抄录备案,以防止日后有人对圣旨质疑时可以进行比对,这也是防止假圣旨的一种手段。

翰林院的备案册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的,每一份圣旨书写的时间都会精确到几刻,除非假的圣旨刚好可以匹配最后一笔记录,不然写了也是白搭,没办法备案,后面一查就原形毕露了。

影视剧中动不动就拿出一张先皇好几年前写的圣旨出来说事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这种圣旨出现第一件事就是到翰林院这种地方找备案,找到备案了才会被承认。

即便是皇帝亲自手书的圣旨也会在翰林院备案记录,这也是防止日后会有人以此为借口弄出假的圣旨。

当然了,皇帝本人也有可能利用这个规则做一些事情。

比如大炫朝的第三任皇帝就干过这样的事,弄了一份没有备案的圣旨糊弄了当时的辅政大臣,直到最后清算的时候才爆出来圣旨没有在翰林院备案无效……

说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