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449章 李世民:朕才当几年的皇帝?【求月票】

第449章 李世民:朕才当几年的皇帝?【求月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其一片赤诚为国之心,天地可鉴!”

“东宫属官,皆是陛下与朝廷精心选拔,旨在辅佐储君,学习治国之道。”

“若因些许风闻便轻易调整,恐动摇国本,令天下人窥见天家……不合之举。”

他巧妙地将兄弟不合的敏感话题点了出来,暗示此举会暴露皇室内部矛盾。

大理寺卿孙伏伽则以法理据争:

“陛下,大唐律令,东宫建制皆有定规。太子殿下并无明显违制之举,仅凭风闻便调整属官架构,于法无据,恐招非议!”

科学院院长刘仁轨虽未直接发言,但其沉稳坚定的目光,也表明了他支持太子的立场。

而真正能影响天平走向的,是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等重臣。

房玄龄眼帘低垂,仿佛在神游物外。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手指在笏板上无意识地敲击。

魏征眉头紧锁,似在伺机而动。

褚遂良则目光在双方之间逡巡。

他们深知,在李世民没有表态之前,此刻贸然站队,只会造成更大的冲突。

眼看第一议题僵持不下,李世民适时地将话题引向了第二件事。

关于魏王李泰就藩,支持太子的马周等人自然乐见其成,巴不得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早日离开权力中心。

刘洎、于志宁等人则极力反对。

或言魏王孝悌,应留京侍奉陛下。

或言魏王学识渊博,留京有助于文化昌明。

程咬金更是嚷嚷着‘魏王为人实诚,留在京城陪陪陛下怎么了?”

双方又是在‘孝道’、‘学问’与‘祖制’、‘藩王本分’之间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

整个大朝会,俨然成了支持李泰与支持李承乾两派势力的角力场,而中立派则如同礁石,在波涛中沉默屹立。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殿内气氛几乎要炸开之时,龙椅之上,一直沉默倾听的李世民,终于缓缓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够了!”

仅仅两个字,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屏息凝神。

李世民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众臣,最终,在了虚空处,仿佛在权衡着最终的决定。

“太子之功,确如马周、岑文本所言,彪炳史册,不可不赏。”

他先定下了基调,让东宫一方稍稍安心。

但紧接着,话锋一转:“然,其行止失当,亦非空穴来风。有功当赏,有过,亦需警醒。”

他略一沉吟,做出了决断:

“着,加封太子李承乾食邑三千户,赐金帛奴仆若干。”

“其辽东、倭国之战具体封赏细则,由中书门下会同兵部、户部详细拟定,再行呈报。”

“东宫属官……暂无调整之必要。”

此言一出,刘洎等人脸色微变,而马周等人则暗自松了口气。

然而,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心又提了起来:

“然,太子需闭门思过三个月,精研典籍,反思己身。”

“期间,非朕诏令,不得参与朝政!”

这是实质性的暂时冷藏。

“至于魏王泰……”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另一方:“其孝心可嘉,学问亦优。然,皇子成年就藩,乃是祖制。”

刘洎等人心中一紧。

“着,封魏王泰为雍州牧,遥领其职。就藩之事……暂缓,待朕思之再定。”

【暂缓!】

支持李泰的一方,虽然没能阻止皇帝提起就藩之事,但‘暂缓’二字,意味着李泰还能留在长安,还有机会。

这一连串的决断,赏罚并施,平衡各方。

赏了太子,却暂时剥夺了他的参政之权。

提了魏王就藩,却又将其暂留京城。

既没有完全满足任何一方的诉求,又给双方都留下了希望和操作的余地,更彰显了他这个皇帝最终的决定权。

“众卿,可还有本奏?”

李世民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朝争从未发生。

“臣等无本。”

百官齐声回应,心思各异。

“退朝。”

李世民起身,冕旒晃动,转身离去,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臣子。

大朝会结束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风暴远未平息。

太子被暂时冷藏,魏王留京,双方的博弈从明面转入了更深沉的暗处。

而高踞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则将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他的两个儿子,已经可以左右朝政了。

特别是支持他们的人,俨然成了两大派系。

如此一来,他这个皇帝的话语权,正在被一步一步的压缩。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朕才当几年的皇帝……怎么会变成这样?】

李世民直感觉心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