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百姓千古(1 / 2)
出京,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帝女青即位,也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陈岁立于中庭,正亲手为他当年栽下的几株耐寒梅树修剪枝桠,此时的他已是六十二岁高龄,鬓发尽霜。
“老爷……”
一旁身材干瘦的山羊胡老者上前,恭恭敬敬的站到他身边提醒道:“该出发了。”
陈岁微微颔首。
这是他刚到玉县时,救下的一名说书人,因念其才华而收为幕僚,多年来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这当然是对外的说法。
即便从未见面,但内心一缕奇怪的悸动让他当时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那个惨死路边后,被他收录了命格碎片的说书人。
他放下剪子,净手,整冠,继而看向那老者笑问道:“多年过去,你我都老了,小妹的孩子应该也要到出嫁的年纪了吧?”
老者也跟着露出一抹笑意:“多谢老爷挂念,红儿和城北药王的孙子定下了婚事,明年二月份就结婚。”
陈岁闻言,脸上露出真切欣慰的笑容,拍了拍老者的肩膀:“药王家风淳厚,是门好亲事。到时候,记得替我备份厚礼。”
“老爷厚爱,老奴代红儿谢过老爷。”
老者躬身,眼中满是感激。
主仆二人不再多言,一前一后,缓步走出这居住了数十载的安抚使府邸。
府门外,车驾早已备好,并非奢华銮驾,只是一辆半旧的青篷马车,一如他当年孤身赴任时的简朴。
几名跟随他多年的老仆从和护卫默默肃立,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敬意。
然而,当陈岁踏出府门的那一刻,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只见府前宽阔的街道,以及延伸出去的条条通路,早已被人潮堵得水泄不通——从垂髫稚子到耄耋老人,从布衣短褐的农夫到身着长衫的学子,从挎着篮子的妇孺到挑着担子的商贩……成千上万的百姓,静静地聚集在那里,鸦雀无声,唯有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陈公……要走了!”
这一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陈公!”
“陈公留步啊!”
“陈公,带上俺们北境的干粮吧!”
“陈公,一路保重!”
呼唤声、恳求声、哭泣声骤然爆发开来,汇成一片情感的洪流,震动着清晨的空气,人们争先恐后地向前涌来,试图更近地看看这位为他们倾尽一生的老人。
有白发老翁颤巍巍地捧着一袋新磨的粟米,不由分说地要塞进车里。
有妇人抱着孩童,让孩子给“陈爷爷”磕头。
更有当年瘟疫中被他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汉子,红着眼眶,用力捶打着胸膛,高喊道:“陈公!北境百姓,永世不忘您的大恩!”
道路两旁,不断有人跪伏下去,黑压压的一片,以最质朴也是最崇高的礼节,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感激与不舍。
许多人的脸上挂着泪痕,那不是悲伤,而是发自肺腑的依恋与爱戴。
陈岁站在车辕旁,望着这漫山遍野,延绵不知多少里的人群,望着那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饱经风霜此刻却写满真挚情感的脸庞,他古井无波的心境,终是泛起了剧烈的涟漪。
他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胡须和湿润的眼角,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荡。
他抬起双手,向着四方人群,深深作揖。
一谢父老乡亲多年信任扶持。
再愿北境山河永固,百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