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确实,写得太好了啊!(1 / 2)
严镇华也知道,蒋清平这句话的真正用意,并不是为了确认梁惟石有多优秀,而是在打听梁惟石的背景来历。
他想了想,意味深长地回答道:“梁惟石同志,零三年参加工作,今年二十九岁。原来是在吉兴省太和县任职,后来因为某种特殊需要,得时任吉兴省委领导顾朝阳书记的安排,到我们隆江光华县履新。”
“梁惟石工作时间不长,但在扶贫攻坚、打黑除恶、惩治腐败等多项工作中,都做出了极为亮眼的成绩。深得我们我们赵永宣书记的赏识,亲自批准给予破格提拔。”
看在党校同学的那份情谊上,严镇华绝对是够意思了,基本上把自己能透露的信息,都透露给了对方。
蒋清平仔细琢磨着这些话,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凝重的神色。
其实都不用考虑其它,只凭‘顾朝阳’和‘赵永宣’这两个关键词,就足够说明情况了。
而除此之外,梁惟石的年轻也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二十九岁的处级干部并不少见,但二十九岁的县长,放眼全国,应该是现时期最年轻没有之一吧!
怪不得庆安市的反应会那么的强硬坚决,说什么也不同意复核,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隆江省从上到下,从省里到市里,都把这个梁惟石当宝捧着。
“哦,这么优秀的年轻干部,我倒是真有兴趣了解一下。那就麻烦镇华把他的讲话稿发给我,我好好观摩观摩。”
蒋清平沉吟了几秒钟,笑着说道。
他知道梁惟石的背景不凡,他也清楚顾朝阳书记非一般书记可比,但要他们辽东就这么忍气吞声,一个屁都不放就乖乖低头认怂,那肯定也不行。
做为党员干部,怎么可以不讲事实不讲原则呢?
是非对错,终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的。
于是在几分钟之后,一份传真传到了辽东省委办。
蒋副书记眯着眼睛,仔细观看着委办副主任送来的传真件,脸上渐渐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情。
确实,写得太好了啊!
这篇文章好就好在,既符合政治正确,又站在了人民群众的角度,既维护了法理的严肃性,又兼具情理的人性化,既有宏观的观点阐述,又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指导性意见。
正如严镇华评价的那样,有思想,有高度,有实践意义。
蒋清平更觉得,这篇文章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涉正当防卫案,所暴露出的判定界限模糊不清,适用正当防卫理念停滞不前,具体规则需进一步明确等情况,所提出的一份顺应社会法制进步趋势的合理化建议。
如果这个讲话稿是出自梁惟石本人的手笔,那么实事求是地讲,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干部。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给孔玉良打了过去,吩咐道:“让你们市局把那个案子的所有材料整理好送过来,我仔细看一下。”
接着,蒋清平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将光华县警情通报在内的相关资料认真观看研究了一遍,最后他得出了一个明确的判断。
无论帮理还是帮亲,隆江省都不可能推翻光华县做出的正当防卫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能继续升级找中枢评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