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软禁深宫藏祸心,火药迷局引暗战(2 / 2)
此时,国库内,沈文正举着火折子,照亮中央那尊丈高的青铜鼎。鼎身刻着云罗国的图腾,底座与地面严丝合缝,看不出任何机关。
“令牌呢?”沈文回头看向敖风。
敖风从怀中掏出狼牙令牌,高高举起:“按叔父说的,把令牌放在鼎耳上,顺时针转三圈,机关就会打开。”
福安在一旁紧张得直冒汗:“公子,要不……还是算了吧……”
“闭嘴!”敖风瞪了他一眼,将令牌按在鼎耳上,缓缓转动。
“咔哒”一声轻响,鼎身竟真的微微抬起,露出底下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隐约能看到里面盘着的引线。
沈文刚要探头去看,敖风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短刀,狠狠刺向他的后心:“瑞国狗,给我叔父陪葬吧!”
沈文早有防备,侧身躲过,短刀擦着他的肋骨划过,带起一串血珠。他反手一拳打在敖风脸上,将少年打翻在地:“早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动手!”敖风捂着鼻子嘶吼,却发现预想中的爆炸声并未响起——洞口里的引线,竟是早就被点燃过的灰烬!
他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叔父的火药……早就被你们找到了?”敖风瘫在地上,眼中满是绝望。
沈文捂着伤口,冷笑道:“先王的火药,三个月前就被瑞国密探起出来了。之所以瞒着你,就是想看看你还有什么花样。”
就在这时,福安突然疯了似的冲向青铜鼎,抱着鼎身哭喊:“先王!老奴对不起你啊!”他猛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火折子,就要往洞口里扔——原来他身上还藏着火种!
“拦住他!”沈文大喊。
两个瑞国士兵冲上前,死死按住福安,夺下火折子。福安挣扎着,一口咬在士兵的胳膊上,眼中满是疯狂:“烧了它!都烧了!不能让瑞国人占了便宜!”
林风带着人走进来,看着眼前的混乱,对士兵道:“把敖风和福安带下去,严加看管。沈先生,你没事吧?”
沈文摇摇头:“小伤不碍事。只是委屈将军演了这场戏。”
林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这次能彻底清除隐患,你的功劳最大。”
消息传回瑞国都城,林羽正在后宫与嫔妃们商议组织云罗孤儿探亲的事。听到火药已被起出、敖风彻底失势的消息,众人都松了口气。
“太好了!这下云罗国总算能安稳了。”柳妃抚着胸口,脸上露出笑容。
兰妃却道:“只是敖风还在,难保他不会再搞出什么事。依我看,不如把他送到瑞国来,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
苏婉点头:“兰妃妹妹说得是。臣妾觉得,可以让他入瑞国学堂读书,让他看看瑞国的风土人情,或许能慢慢化解他的敌意。”
林羽笑道:“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传朕旨意,将敖风接入瑞国都城,安排在国子监读书,派专人看管,不许他与云罗旧部接触。”
李德全领命而去,林羽看着窗外的阳光,心中终于有了片刻的轻松。这场持续了许久的暗战,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几日后,云罗孤儿们在石勇的带领下,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孩子们坐在马车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家乡的样子,石勇坐在车头,望着熟悉的道路,眼中满是感慨。
后宫里,苏婉和嫔妃们正缝制着送给云罗百姓的棉衣。兰妃拿起一件绣着瑞云图案的棉衣,笑道:“等孩子们回来,肯定会说云罗国的百姓很喜欢这些礼物。”
苏婉点头:“但愿如此。和平从来不是靠战争换来的,而是靠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而被接入瑞国都城的敖风,站在国子监的门口,看着里面诵读诗书的学子,眼中满是复杂。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他知道,林羽是想让他在这里被“驯化”,但他绝不会忘记敖烈的遗命,绝不会忘记云罗国的耻辱。
夕阳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条蛰伏的蛇,等待着反击的时机。
林羽站在宫墙上,望着远方的天际,仿佛能看到云罗国的炊烟和瑞国的农田连成一片。他知道,真正的和平之路还很长,但只要他和身边的人始终心怀善意,坚定前行,终有一天,两国的百姓能真正放下仇恨,共享这太平盛世。
属于他和三千嫔妃的故事,也将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