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192章 取敌之资,养我之士,以克敌制胜

第1192章 取敌之资,养我之士,以克敌制胜(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程咬金和李积在军中,如此大张旗鼓地宣布与竹叶轩的“生意”,消息自然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李世民的行辕。

李世民正在批阅关于白岩城守备的最新密报,张士贵侍立一旁。

一名内侍悄声进来,在张士贵耳边低语了几句。

张士贵脸色微微一变,挥退内侍,上前一步,低声将程咬金和李积二人,在军中推行的章程,详细禀报给了李世民。

果然,李世民的眉头立刻拧了起来,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

“胡闹!简直胡闹!程知节和李懋功他们想干什么?”

“此例一开,军纪何在!朝廷法度何在!”

“为了些许钱财,难道要纵容劫掠不成?!”

“岂有此理!”

天子之怒,让整个行辕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张士贵深知这位陛下的脾性,此刻硬劝无异于火上浇油。

他微微躬身,声音沉稳而恭敬。

“陛下息怒,宿国公与英国公此举,确有欠妥之处,与军制旧例相悖,不过...”

他话锋一转,颇为感叹的说道:“臣斗胆揣测,二位国公亦是出于体恤士卒之心。”

“东征以来,将士们悍不畏死,可朝廷抚恤,数额有限,难以周全。”

“二位国公恐是见袍泽家眷困顿,于心不忍,方出此权宜之计。”

李世民冷哼一声,怒气未消。

“体恤士卒就可罔顾法纪?就可纵兵劫掠?此风断不可长!”

他想到可能的后果...

士兵为了抢夺更多财物而在战场上失控,攻城时惜命,破城后疯狂劫掠...这画面让他不寒而栗。

张士贵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等皇帝的怒气稍平,然后,他缓缓开口道:“陛下所言极是,军纪国法确为根本,臣以为,此次情形或有不同。”

李世民凌厉的目光扫向他:“有何不同?”

张士贵不疾不徐地分析道:“其一,二位国公并非纵兵自行劫掠,而是战后统一收缴,交由竹叶轩估价收购。”

“此举,实则杜绝了士兵乱抢乱拿、败坏军纪、滋生混乱之弊。”

“有章程约束,有专人负责,财物集中处置,反比以往私下抢夺或分配不均,更能维持秩序。”

“其二...”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继续道:“陛下欲攻占之地,除辽东城已决意长期经营外,白岩城、安市城乃至后续诸城......依陛下宏图,我军终是要撤回辽水以西的。”

“这些城池,最终还是要还给高句丽人,或者由他人占据。”

“城中之财,本非我大唐所有,我军取之,并非劫掠‘我大唐子民’,而是取自敌国之资。”

这句话,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李世民心头的阴霾。

他脸上的怒色僵住了,眼神闪烁起来。

是啊...

他攻打高句丽,除了辽东城是战略要地,必须占据经营,其他城池,如白岩、安市,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歼灭高句丽的有生力量,打通前往平壤的道路,削弱其国本。

最终,这些城池很可能只是劫掠一番,然后放弃。

里面的财富,本就是高句丽人的。

士兵们拿走,或者卖给商人,损失的又不是大唐的国库,也不是大唐的百姓!

张士贵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神色的变化,适时地加上最后一把火。

“其三,陛下,此法若能妥善施行,将士们知晓破城之后,家中老小可得厚恤,伤残同袍可得厚养,其战心士气,必将百倍高涨!”

“攻城拔寨,必更加奋勇当先!”

“此消彼长之下,必能早日克定辽东,完成陛下东征伟业!”

“所谓‘取敌之资,养我之士,以克敌制胜’也,虽有违常例,然于此刻辽东战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