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聊了几句(1 / 2)
第三场考试主要是侧重于临床综合应用和病例分析。
题目也很难,但对于方知砚而言,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毕竟这些题目,看着难,可跟方知砚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病人比起来,还算是比较简单的。
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儿科的病症,更是十分复杂。
就比如其中一题,内容是儿科的。
患儿,十个月,因发热,咳嗽五天,加重伴气喘一天入院。
查体:T38.5摄氏度,R65次
分,精神萎靡,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发绀。
双肺可闻及大量哮喘音及细湿罗音。
胸片示:双肺透亮度增高,可见小点片状阴影。
血常规:WBC8.010^9
L,N35%,L60%。
那患儿最可能的病原体是什么。
答案也给了五个,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
对于方知砚而言,答案其实并不难。
可对于普通考生,就有些令人抓马了。
一方面,临床表现鉴别就比较麻烦。
气喘,哮鸣音,肺过度充气这都是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表现。
但同时细湿罗音,点片状阴影提示存在肺炎,这就需要鉴别支气管哮喘和细菌性肺炎。
再看实验室的检查,强烈提示病毒感染,可以排除第三第四两个选项。
接着最后一个选项,肺炎支原体,它其实常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也可以排除。
最后便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跟腺病毒这两个选项。
虽然他们都能够引起重症肺炎,但腺病毒多为高热,中毒症状重,肺部体征出现早,胸片以大片融合灶为主,且病情重,病程长,后遗症多。
而题干中的描述,明显不符合。
因此,便能够敲定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这道题目,不仅仅要求考生知道常见病原体,更要掌握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详细临床特点,好发年龄,胸片特征和病情演变规律。
对于普通的考生而言,想要在纷繁的信息中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还是十分困难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条题目估计会有不少人会出现失误。
当然,这跟方知砚没有关系。
做完题目之后,他便收好卷子,一如既往地在旁边开始闭目养神。
监考老师似乎还想站到方知砚身边看情况,方知砚这次终于开口了。
“老师,其实我不建议你在我考试的时候站在我旁边。”
“因为前两场考试,隔壁这个缺考的人,便觉得这种情况影响了他考试的心态。”
“我怕,考场内还有其他的考生跟他一样玻璃心,影响他们考试的结果。”
听到这话,监考老师有些震惊。
我站哪儿还用你来教我?
可一考虑到方知砚的话,他不由得眉头一皱,好像也有点道理。
至于考场内的其他考生,心中已经开始不爽起来,甚至暗暗骂了几句王日天。
你自己差劲儿就自己差劲儿。
还非得怪人家,现在好了,人家把考场内其他人都贬低了一番。
明明实践模拟考试的时候,那么多老师站在旁边看你表演。
那时候都不害怕,这时候笔试还怪老师站旁边影响心态,丢人现眼!
监考老师干笑了一声,然后一脸无奈地回到了讲台上。
方知砚缓缓闭上了眼睛,准备休息。
不过,还不到十分钟,走廊上突然传来嘈杂的声音。
众人纷纷扭头往外面看去。
便见一个年轻人似乎是被巡察的老师给逮住了。
“看你鬼鬼祟祟,在这个地方想要干什么?”
“不好好考试,专门弄这些歪门邪道,你这样的人,就算是当了医生,以后也不可能是个好医生!”
说话的是巡察老师。
紧接着,便看到他抓着一个男生往外面走。
那男生捂着脸,似乎觉得有些丢人,同时开口道,“老师,真的是误会啊,我什么都没干。”
“还没干?我都看到你在这里抄东西,准备打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