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供应链的暗战升级(2 / 2)
他登录了一个国际知名的AI技术论坛,用一个匿名的技术马甲,发了个帖子。
标题:“各位大佬,最近研究老文献,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帖子里,他用纯技术的口吻,不点名地讨论了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的演进,巧妙地引用了dietrichweber那篇1987年报告里的几个关键思路,然后话锋一转,隐晦地提了一句:“没想到三十多年前的智慧火花,和现在某些公司标榜的‘突破性创新’,竟然如此相似,真是令人感叹技术的轮回啊。”
帖子发出去没多久,就引起了一些资深技术人员的讨论和挖掘。
“weber?洪堡大学那个?我好像有点印象……”
“我去档案库查查,这要是真的,那某些公司的专利岂不是……”
“卧槽,这瓜有点大!”
与此同时,赛博核心也发动了他们的公关机器。
一些欧洲科技媒体开始出现文章,暗示腾龙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新兴公司”,其技术可能存在“借鉴”西方成熟技术的嫌疑,试图将专利纠纷引导向地缘政治和技术民族主义的方向。
但他们的动作,显然慢了一拍。
腾龙法务部在赵律师团队的协助下,迅速向欧洲专利局提交了针对赛博核心三项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并将顾青整理的技术分析报告、KSchidt的博士论文、opendVision的开源代码,以及那份决定性的1987年洪堡大学内部报告,作为核心证据一并呈上。
同时,腾龙也高调宣布,将就赛博核心旗下某款影像分析软件涉嫌侵犯腾龙商业秘密和不正当竞争,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一时间,形势逆转。
原本气势汹汹的专利大棒,还没落下就可能被打断。
而腾龙的反击,则精准地打在了赛博核心的痛处。
行业内的风向也迅速转变。
顾青那个匿名帖子引发的讨论,加上腾龙提交的扎实证据,让赛博核心试图泼脏水的公关行为显得苍白无力,反而坐实了他们“拾人牙慧”还反咬一口的嫌疑。
酒店套房里,苏知夏看着最新的舆情报告和律师反馈,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一仗,打得漂亮。”她看向顾青,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感激,“多亏了你,还有念念。”
顾青靠在沙发上,脸上没什么得意的表情,只是淡淡道:“解决了眼前的麻烦而已。”
他看向窗外。
莱茵河水依旧静静流淌,但水面下的暗流,显然更加汹涌了。
赛博核心和基因动力这样的巨头,在专利战上吃了瘪,绝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
从供应链下手?还是利用政策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