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分包(1 / 2)
瓷器是古董第一大类!
所以,顾西北学了十几年做旧,当然也包括制瓷。
不过,几十年过去了,自己的手艺虽然头脑里都有。
但是手上功夫早就还给师傅了。
因此,现在让他亲自上手做个大器拿上台面,那是不可能的。
他也没这个胆!
不过他有他的办法。
就是分段外包。
料,有专门的供货商。
制瓷有专门的工作室,而且只做素坯,不带彩绘的。
一只素坯的瓷器,只包工,不带料。
单价1万。
这个价,差不多算天价了。
要知道,在景德镇找工艺美术大师做个素坯也不过几千块。
普通工匠几十就行。
顶多几百。
不过,顾西北这个不一样,要求太苛刻。
不但精准到毫米,到克。
还要求对方不得拍照,不得复制图纸。
一切都必须在监控下进行。
他验货的时候还得查监控呢!
也所以,对方开价一万。
顾西北是直接就答应了,并且现场就给了十五万的定金。
离开这个工作室,顾西北方才进了城。
他可没在这城里的酒店住下来。
而是拉了一堆材料,包括吃的喝的,和一个大睡袋,再次返回了汐月窑。
他在汐月窑住了下来。
自己开始练泥,制坯,彩绘,施釉等。
他把交给别人的工作,自己又从头到尾做了一遍。
当然,他用的就是普通的瓷土。
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就是趁机练练手,把丢掉的手艺快速捡回来。
另外,最主要的是,有些步骤是不能外包的。
比如,最后的彩绘。
这一部分得自己亲手来。
因为彩绘要是还让别人做了,那就等于这批货被曝光了。
虽然,在景德镇每天不知道要做多少万瓷器出来。
爆不曝光没人在乎。
但,这种风险顾西北是不可能让它产生的。
所以,彩绘这一步,他得自己来。
因此,得提前练手。
其实在纸上练,他已经练了很长时间了。
他是拿到那套《梅溪攒古图鉴》的时候就开始在筹划这个瓶子了。
每天除了学习图鉴上的知识,就是拿起毛笔跟着图鉴上的要义复习当年的笔法。
但纸终究是纸,不能跟真正的瓷胎比。
所以,他亲自做素坯,是一举两得。
他是白天拉坯,晚上彩绘,把时间利用到了极致。
两天时间,顾西北自己做了七八十个东西出来。
好坏不说,手艺倒是练熟了很多。
尤其彩绘跟设计图上的几乎没区别了。
等他再次回到做素坯的工作室,人家也早就准备好了三十个素坯。
顾西北先看他带过去的老土。
发现只用了三分二,还留有三分之一。
说明对方也是手艺到家没浪费。
“周老板你是不知道,我们在开始拉胚之前先用普通瓷土练了五六个,达到你的标准才敢用你的老土的呢!”
难怪这么节省呢,敢情是提前做实验练手了呢!
也果然,三十件素坯一一开过尺子,上过称。
竟然有二十九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