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知否9元旦朝会(2 / 2)
他们高兴,自然是因为明白了北朝下一任继承人的政治倾向。
毕竟宋辽之间安不安全,全看辽有没有想打的意愿。
要是北朝下一任新君生性好斗嗜杀,要撕毁澶渊之盟,大宋士大夫们可真要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了。
这个时候的他们哪还有心情管什么耳环不耳环。
这是耳环吗?这是大国外交,你懂个啥。
等他们回过味儿来,又开始想七想八。
这北朝太子为什么偏偏看中齐家二郎呢?
忘年交?
抬脸看了那上座小公子一眼。
琅轩鹤骨,松雪裁玉。
颔首笑时,风洄兰煦。
是他们见了也想抱回家娇生惯养的程度。
截你羊头,这齐国公和平宁郡主也太会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赛一个地好相貌。
齐秉中接收到同僚们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低调优雅地微微一笑。
……
元旦宴过后,满汴京都知道了当初那耳环风波的始末。
叛逆少年们再次掀起了一次左耳单环的潮流。
被别人指着鼻子骂,就道:“你懂什么?官家都说了,这是履信践诺的象征,你骂我,莫非是对官家有意见。”
路人:不敢有不敢有,但你有什么资格戴环,你这兔孙有什么信义可言,给老子摘下来!
两人大打出手,无信者不配戴环!
有些人完全是跟风赶流行,觉得特立独行才彰显自己不一般。
但有些人则无法接受,认为男子怎么能学女子蛮夷之辈呢?这是轻贱自己。
而官家更是天天在朝堂上被大臣们怼。
大臣:你纵容齐二郎失德,你失察,有损大宋颜面,悖逆礼教!
官家:他是个孩子。
大臣:京中年轻一辈穿孔成风,这都怪你不制止,助长阴柔之气!
官家:他们都是孩子。
大臣:啊对对对,他们都有孩子,就你没有,人家戴个环也不影响传宗接代,你就知道龇个牙傻乐,还不快快立储君!
官家:……大哭
听闻官家回去就和皇后抱头痛哭了一场,召了齐霖入宫,又抱着哭了一场。
……
霜蒸雪煮,次第花开。
转眼又是两年多。
耳环一事从争论不休,已经变成了汴京人眼中的常态,倒不是成为主流审美了。
只是就算看见了也不会大惊小怪,但大家心里已经留下了刻板印象。
戴耳环的男子大都是那些无才无能,整日吃喝玩乐的闲人纨绔。
京外的官自然就不知道这些了。
一队马车慢悠悠地行驶在热闹的大街上。
盛竑携家眷入京,掀开马车帘子往外看汴京的繁荣。
就看到酒肆窗口居然有几个戴耳环的年轻男子在谈笑,不由眼睛都瞪溜圆了。
嗯???
是他看错了吗?
不是,他才多久没来汴京,这里的男子怎么连耳环都戴上了?
是他老了,还是汴京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