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装车(2 / 2)
门口有铁路警察站岗。
贺堂跳下车,快步上前,掏出盖着红星轧钢厂大红章和冶金工业部钢印的介绍信。
警察仔细查验,又看了看后面两辆封得严实、荷枪实弹的卡车,特别是车斗尾部那显眼的铅封,挥挥手放行。
按照事先协调好的路线,卡车直接开到了指定的站台旁。
三节墨绿色的p50型棚车已经静静地等在那里,
货场的调度老郑和一个穿着铁路制服、戴着大檐帽、臂章上写着“车长”的中年人已经等在那里,旁边还有几个装卸工。
张霖、杨厂长、贺堂都下了车。
贺堂打了个手势,车上的保卫干事们立刻持枪下车,迅速在卡车和棚车周围散开,背对外围,形成警戒圈。
长枪端在手里,虽然枪口朝下,但那肃杀的气氛让几个装卸工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车长也推了推眼镜,多看了两眼那两挺用帆布半裹着的轻机枪和抬着的手榴弹箱子。
“杨厂长,张处长!”老郑迎上来,声音压低了,“车皮备好了,三节连挂。这位是本次列车的王车长。”
王车长表情严肃:“奉调度命令,配合贵厂装运特需物资。请验车。”
张霖点点头,没多话,带着贺堂和王车长、老郑,依次爬进三节空荡荡的棚车里。
他用手电仔细检查了车壁、地板,特别是那些用来固定货物的铁环,用手拉了拉,确认牢固。又看了看车门和锁具。
王车长在一旁介绍着车辆的近期检修情况。
“没问题。”张霖检查完毕,跳下车。
“装车!”张霖下令。
天车巨大的身影再次出现,沿着站台上的轨道缓缓移动过来。‘
丰丰’站的天车更大,吊臂更长。
沉重的帆布包裹被缓缓吊起,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移向敞开的棚车门。
“慢!稳住了!注意高度!”老郑在
“往里送!左舵打一点!好!落!”王车长也在车门口指挥。
棚车里,周大海、孙卫东、吴大勇几个已经提前进去接应。
每一根管子落下,都伴随着沉闷的撞击声和脚下铁皮的震颤。
里面的人立刻用带来的厚草垫、方木死死塞住四周空隙,然后用小孩手臂粗的新麻绳,穿过车厢壁上的铁环,将管子连同
加固的麻绳勒进草垫和木方,发出“吱吱”的呻吟。
一根,两根……十二根钢管,被分装进三节棚车。
装一节,封一节。
当最后一节棚车的最后一根管子也加固完毕,沉重的铁质棚车门被几个装卸工合力,“哐啷”一声推拢关严。
王车长亲自拿出粗大的铁锁,“咔嚓”一声锁死。
然后,他拿出铁路专用的、印着“丰丰站货运”字样的铅封和细钢丝。
“张处长,请查验锁具,然后封车?”王车长问。
张霖上前,用力拽了拽那把大铁锁,纹丝不动。
他点点头。
王车长将细钢丝穿过锁鼻和门扣,将一枚刻着复杂编号的铅封穿在钢丝上,用专用的夹钳用力一夹!
“咔!”铅块变形,将钢丝两端死死锁住,封面上清晰地压印出铅封的编号。
张霖同时拿出保卫处自备的、带有“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字样的铅封钳和铅封,在同样的位置,紧挨着铁路铅封,也夹上了一枚!
三节车皮,全部如此处理完毕。
王车长填写好“货运记录单”和“物品清单(仅写:重要工业设备部件,十二件)”,请张霖和杨厂长签字确认。
张霖仔细看过,才签下自己的名字。
杨厂长也签了字。
“车底已经编组完毕,挂在本次货列的尾部。守车就在后面。开车时间……”王车长看了一眼怀表,“还有一小时四十分钟。请押运同志先上守车休息等候?”
张霖看了一眼那三节封死的车皮,又看了看站台尽头那节孤零零的、带个小了望窗的守车,点了点头:“贺堂,安排人,两小时一班,车下警戒。其他人,守车待命。”
“是!”贺堂立刻布置,王铁军和赵建国带着第一班人,持枪分散在站台的三节车皮附近警戒。
其余人,包括那两挺机枪和手榴弹箱子,默默跟着张霖、杨厂长和王车长,走向那节小小的守车。
守车,就是车长车厢。
守车里空间狭窄,弥漫着一股煤烟、机油和旧木头的混合气味。
靠壁是两条硬木板凳,中间有个小铁炉子,烟囱通向车顶。
角落里堆着些铁路上的工具和几捆挂面。
王车长的小办公桌紧挨着车窗。
张霖和杨厂长坐在一条板凳上。
贺堂示意其他人把沉重的装备小心放在角落。
李强和刘建军抱着枪,一左一右守在了守车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