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逛街(1 / 2)
张明德说完,愣了一会,又站起身。
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呢子大衣利落地穿上,又扣好中山装的风纪扣,恢复了工作时的干练模样。
他对云舒说:“云舒,你今天请个假吧,好好陪陪小霖。带他和云云露露在市里转转,中午找个像样的馆子吃饭。我开完会尽量早点回来。”
“知道了,你快去吧,别耽误正事。”云舒笑着应下,起身帮丈夫整理了一下衣领。
张明德又转向张霖,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霖,让你二婶带你逛逛咱们这堡头市。虽然比不上四九城繁华,但也是国家新规划的重工业城市,有股子新气象!等晚上二叔回来,你陪二叔喝几杯。”
他语气带着长辈的爽朗。
张霖站起身,“二叔,二婶,我那边还有工作。我这出来也没交代,我该回去了。”
张明德一把按住他的肩膀,张霖顺着力道坐下。
“一会给那边打个电话,交代一下。而且,在这边也没你们保卫部门什么事。就这么说定了,等我晚上回来。”
张霖无奈,只得点点头。
“二叔您忙您的,晚上咱爷俩再好好喝两杯。”
张明德露出笑脸,又叮嘱了两个孩子一句“听妈妈和三哥的话”,便拿起公文包,步履匆匆地出门了。
屋里剩下张霖、云舒和两个兴奋的孩子。
“三哥!我们带你去公园!那里有秋千!”
张云迫不及待地拉住张霖的胳膊。
“还有卖糖画的!”
张露也补充道,大眼睛亮晶晶的。
云舒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也笑了:“好,好,都去。小霖,咱也出去走走,看看咱这草原上的新城。你等等,我去换件利索衣裳。”
她转身进了里屋。
不一会儿,云舒出来,换上了一件深蓝色的列宁装,显得更精神利落。
张霖给堡钢那边打了电话,交代了贺堂一些事项,说自己明天再回,贺堂应下了。
云舒也给单位打了电话请好假。
她拿起一个手工缝制的布挎包,招呼道:“走吧!”
一家人出了门。
塞外深秋的上午,阳光很好,但风依然带着凉意。
家属区很安静,道路是平整的砂石路,路两旁是新栽不久的小杨树,树干都用草绳仔细地包裹着防寒。
偶尔有穿着蓝色工装或灰色干部服的人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车铃叮当作响。
走出家属区,视野开阔起来。
主干道是宽阔的柏油路,路两边是新建的楼房,大多是三到四层,样式统一简洁,带着明显的苏式风格。
楼房的底层开着供销社、副食品商店、新华书店和邮局。
供销社门口排着不长的队,副食店里挂着风干的牛羊肉。
新华书店的橱窗里陈列着新出版的书籍和大幅宣传画。
一切都显得秩序井然,充满建设初期的朴素活力。
“三哥你看!公共汽车!”
张露指着路上驶过的一辆拖着“辫子”的墨绿色无轨电车,兴奋地叫道。
电车上印着“堡头市公交”的字样,车厢里坐满了穿着各色工装的人。
“那是电车,用电跑的。”
张云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给妹妹解释。
“对,咱们市里新开通的线路,方便工人上下班。”云舒补充道,语气里带着点自豪,“以前全是土路,现在好多了。”
他们沿着宽阔的人行道慢慢走着。
路上行人不少,大多是步履匆匆的工人,也有穿着整洁的干部模样的人。
不时能看到戴着红袖箍的街道积极分子在维持秩序。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煤烟味和远处工地传来的机械轰鸣声,这是工业新城特有的背景音。
“你看,在这里都能看到堡钢的工地。那边就是一号炉。”
云舒指着远处的一片被围起来的建筑介绍道。
张霖极目远眺,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三哥,你在四九城能看到这么大的工厂吗?”张云转过头问。
张霖笑了:“四九城也有大工厂,不过像这样平地起高楼、从无到有的大建设场面,不多见。你们这儿,干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四九城那边,因为是古城,人口多,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往外扩建。
厂子也基本都是在原址上有限的扩充。
云舒听了,脸上笑容更深了:“可不嘛!全国各地来的建设者,都憋着一股劲呢!”
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市中心的公园。
说是公园,其实更像一个开阔的广场,中间有一个用水泥砌筑的圆形花坛,里面种着耐寒的松柏。
四周有一些简单的石凳和供孩子们玩的秋千架、滑梯。
公园的一角,竖立着一座用水泥塑造的工人塑像,工人手握铁锤,目视前方,象征着建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