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家!(2 / 2)
保卫处后勤科消息也算灵通,她或多或少听说了点自己男人在外面“较真”、“挑刺”的名声。
张霖拿着一个饺子皮,笨拙地舀着馅儿,试图包出一个不露馅的饺子,闻言头也没抬:“还行,都那样。有的厂虚心点,有的厂开始不乐意,最后道理讲通了,也都认。化工厂那味道,真是够呛,戴两层口罩都觉得呛嗓子眼,得亏我没在那边长干。食品厂就好多了,干干净净的,就是得时刻盯着卫生和那些机器,别出岔子。”
他轻描淡写,没细讲那些检查时的争执和发现重大隐患时的紧张,只挑了点儿不那么紧要的趣事说了说。
丈母娘包好一个元宝似的饺子放在盖帘上,接话道:“霖子做得对,该较真就得较真,安全生产是大事,马虎不得。你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好事,能避免好些工伤呢。就是自己得多注意身子,我看你这阵子东奔西跑,人都瘦了一圈,下巴都尖了。”
“妈,没事,我身体底子好着呢。”
张霖笑了笑,把那个包得有点歪扭的饺子放在盖帘上,引得儿子好奇地伸手去摸。
饺子下锅,热气腾腾地煮好端上桌,配上红烧带鱼和蒜泥醋汁,简单却温馨。
吃饭的时候,孩子叽叽喳喳地说着在托儿所的趣事,丈母娘念叨着胡同里的家长里短,杨雪则说了说厂里后勤科的一些琐事,比如新到的棉手套数量有点对不上,正在核查。
张霖大多时候听着,偶尔插一两句,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和家庭氛围。
吃完饭,丈母娘收拾碗筷,带着玩累了开始揉眼睛的孩子去外屋洗洗准备睡觉。
杨雪给张霖沏了杯浓酽的茉莉花茶,放在炕桌上。
屋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炉子里煤块燃烧轻微的噼啪声和外屋丈母娘哄孩子睡觉的哼唱声。
杨雪拿起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继续织着,那是给张霖织的,用的是深蓝色的毛线。
她偶尔抬眼看看伏在炕桌另一侧埋头整理笔记的丈夫。
昏黄的灯光下,张霖的侧脸线条分明,眉头微蹙,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却十分专注,盯着笔记本上的字迹,手里的钢笔时不时地写下几行字,或者在某些内容
“又写什么呢?不是暂时没事了么,怎么还写?”杨雪看他半天不动弹,忍不住出声提醒,语气里带着心疼。
“把这几天看到的东西、脑子里想到的点子,归拢归拢,理理清楚,”张霖这才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脖颈,手指按了按太阳穴。
“跑了这几个厂,看起来五花八门,行业不同,但深究下去,根子上的毛病都差不多。制度挂在墙上,落实不到地上;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要是局里头、市里头真想把这个安全生产当个大事来抓,光靠下去挑毛病不行,恐怕得从根上,从管理上、从考核上想点更系统的办法。”
他像是在对杨雪说,又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自言自语。
杨飞雪叹了口气,手里的毛线针穿梭不停:“你呀,就是个操心劳碌命。跑完腿回来任务就算完成了,还不算完,自己还得琢磨这些。这些是你一个保卫处长该操的心吗?让工业局的领导们、让那些大厂长们琢磨去呗。”
“看到了,想到了,不说出来,不整理出来,总觉得是个事,憋在心里不痛快。”
张霖笑了笑,放下钢笔,用力揉了揉发酸发胀的眼睛,“再说,万一整理出来,能有点用场呢?就算现在用不上,留着以后参考也好。总归是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