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撰写报告(1 / 2)
张霖跟着爷爷从那个院子里出来的时候,一直想着之前和老大哥说的那些话。
老大哥对他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也让他不要有思想包袱的去写。
张霖临走前,也随意的跟老大哥提了提兴修水利的事。
虽然这个事情看起来跟张霖的报告完全是两码事不挨着,但是张霖必须要提啊。
他之前去堡头的时候,在火车上看过沿途的风景。
明年,就是59年了啊!
……
年,平淡无奇的过去了。
张霖又回到了轧钢厂。
第一件事,先去杨书记办公室。
简要汇报了李局长召见的情况和交代的任务。
杨书记听后,神色严肃起来:“李局长这是要听真话,要干货。这是对你的信任,也是考验。厂里的事情你先放一放,集中精力把这个报告写好。需要什么资料、数据,直接让办公室去协调,我都批了。”
“谢谢书记支持。”
有了厂里的支持,他就能更专心地投入这项工作了。
他没回保卫处,直接让通讯员去处里说一声,然后就把自己关在了厂办给他临时协调出来的一间小办公室里。
屋里很简单,一桌一椅,一个暖水瓶。
他需要的就是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
铺开稿纸,他却没有立刻动笔。
而是先点了一支烟,静静思考。
有了老大哥的背书,只要按照他之前的想法写出来就好。
李局长要的不是歌功颂德,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需要建立在大量事实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他首先把那个厚厚的、记录着各个工厂见闻和思考的笔记本拿出来,一页页翻看。
那些触目惊心的隐患、那些敷衍塞责的态度、那些侥幸心理带来的风险、以及那些虽然微小却充满智慧的一线改进……
这些都是最鲜活的一手材料。
接着,他又去厂技术科和图书馆,借阅了国家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劳动保护条例、以及一些工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文件,确保自己的建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然后,他开始构思报告的框架。
不能零散,必须系统。
他琢磨了很久,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最终确定从几个大的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