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98章 诛灭权臣

第198章 诛灭权臣(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公元1062年9月1日,赵祯正式下诏将赵宗实(此时已经改名为赵曙)封为齐州防御使并进封其为巨鹿郡公。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赵曙的皇子身份乃至于储君的身份算是板上钉钉了。有关于此的前后过程我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后世之人几乎都将赵曙能够登基称帝的功劳记在了韩琦的头上,说他有定策之功,甚至有人说后来宋神宗赵顼能够位登九五也是他韩琦的功劳,说他是“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先不说未来的神宗皇帝赵顼,我们单说赵曙能够被立为皇储这事,这里面谁的功劳最大?谁出力更多?是韩琦吗?不是,是那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光同志!韩琦确实也出过力,但他是在阴为,他不敢像司马光、包拯和欧阳修那样直言以谏,因为他担心赵祯一旦发怒会让他的宰相之位不保甚至又要背井离乡。我个人虽然不怎么感冒司马光,但这里还是想为他说句公道话,赵曙不久之后能够成为天下至尊,他最该感谢的人其实应该是司马光。当然,包拯、欧阳修、范镇这些人他也应该心存感念。

说到包拯,真的要为他感到有些悲哀和遗憾,因为当赵曙被立为皇子的时候,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快半年了。

包拯是在这年的五月离世的,享年六十三岁,赵祯追赠他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孝肃”。是的,就这么简单,包拯死的时候是宋朝的枢密副使,他的丧葬规格和待遇都远远不及宋朝的那些名传千古的宰相,虽然他在后世的声名之隆重几乎可以说两宋三百年里的第一人,但这个所谓的第一人完全就是后世民间的某些善于“纯属虚构”的文艺工作者给吹捧出来的。

我们这里不是在写小说,更不是在探讨什么民间文学艺术。放眼两宋史料里无数的政治和文化名人,包拯其实很普通,根本难言出众。从他死后的这个“孝肃”的谥号来看,宋朝官方对他的盖棺定论可谓是相当准确和客观。

说实话,我本来也想在这里以及在这个时候狠狠地对包拯进行一番吹捧,但思来想去我终究还是认输了。自明代往后的那些小说家们已经在这方面做到了近乎登峰造极的地步,我可不想班门弄斧以至于自取其辱。不过,恕我直言,过度地吹嘘反而会招致反感,去过度美化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其实也是在变相地篡改历史。当然,历史上的包拯无疑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但如果不是因为他在民间被过度神话,那么我甚至都不会在这里说这么多。这话可能显得有些刺耳和难听,但这就是我的心声。还是那句话,我这里不是在写小说或影视剧本。

包拯的死固然令人惋惜,宋朝的朝堂之上从此就少了一个敢于直言且不贪名利权贵的正直之臣,但宋朝的朝堂上其实从来不缺像他那样敢于放炮的人。相较而言,西夏那边一个大人物的死亡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地震级别的震荡。

西夏那边谁死了?大相国没藏讹庞!权倾朝野甚至是让整个西夏都匍匐在他脚下的这位西夏摄政王在公元1061年的4月被他年仅十四岁的外甥李谅祚给满门抄斩!

如果要给出一个时间和事件对比的话,没藏讹庞被李元昊的这个凶狠诡谲的儿子给处决时,宋朝这边正好是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的时候,也就是富弼为母守丧而韩琦成为宋朝首相的时候。

自从自己的母亲被其情夫李守贵给仇杀之后,李谅祚便在惊惧之中又迎来了另一位监护人,这便是他的舅舅没藏讹庞。别以为没藏讹庞会是西夏版的周公姬旦,李谅祚在他眼里其实就是个小屁孩加木偶人,西夏的军政大权全都操控于他没藏讹庞一人之手。为了对李谅祚体现出自己宽宏又博大的舅父之爱,没藏讹庞将自己的亲闺女送入了宫中,李谅祚也因此而把自己的表姐给娶到手成为了他的皇后,尽管当时的李谅祚还只是个连小学都还没毕业的孩子。

没藏讹庞所不知道的是,他其实已经犯下了大错,那就是他太过小看了李谅祚。作为党项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李元昊的儿子,李谅祚身上的基因可不是白给的。他深知自己才是西夏的皇帝,可如今他这个皇帝不但是个摆设,而且还被自己的舅舅百般防范和监视,甚至连他的这个所谓的老婆都是舅舅安插在他身边的奸细。这样的日子你让他有什么安全感可言?更何况,没藏讹庞在这期间的种种行为也让他感到愤恨难平。

首先是没藏讹庞杀了李谅祚身边的两个亲信大臣高怀正和毛惟昌。这两个汉人的老婆都曾是李谅祚小时候的乳母,李谅祚也正是因此而把这两人视为自己的亲信。这两人也因为自己跟皇帝的这层亲密关系而在西夏很是威风,他们在内参决国事在外则广集情报供李谅祚参阅。这一切都让没藏讹庞感受到了威胁,他担心这是李谅祚在暗中培植势力以便在哪天给他来个突然死亡。

为此,没藏讹庞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给这二人分别找了个不大不小的罪名(也不是蓄意诬陷,而是确有其事但罪不至死),然后便以此为名判了这二人斩立决,而且是诛灭全家。李谅祚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二人被杀,即使是为了自己的乳母他也得去请求自己的舅舅高抬贵手。然而,西夏的大相国根本没有给西夏的皇帝陛下丝毫的情面,任凭皇帝陛下如何苦苦哀求,没藏讹庞就是不同意赦免二人的死罪,他俩的全家老小都因此而掉了脑袋。

身为皇帝,此事对李谅祚而言堪称奇耻大辱。当时已经十二岁的他早就不是儿童了,他的经历和身份也让他的心理年龄远超自己的同龄人。也就是在这之后,李谅祚开始萌生了除掉没藏讹庞的心思。

除了这事外,还有让李谅祚对没藏讹庞感到极度不满的事。前面我们也交代了,因为没藏讹庞命人在麟州大肆侵夺宋朝的土地,所以现在西夏和宋朝之间的贸易已经断绝数年,这导致西夏的商业和经济陷入了穷弊不堪的境地,甚至于是濒临崩溃,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没藏讹庞。

这还没完,没藏讹庞在得罪了宋朝的同时,他还在西边同吐蕃赞普唃厮啰大打出手,但结果却是一点便宜没捞着,而他自己倒是被打得满头是包。就因为他的胡搞乱来,这还把辽国人也给招惹了过来,辽国见到西夏这般作死便和唃厮啰约定东西两面合力夹击西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