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粮税揪奸踪 图纸牵旧吏(1 / 2)
大帅府,议事厅。
三根海碗粗的牛油烛竖在铜制烛台上,烛芯烧得“噼啪”轻响。
火星偶尔溅落在台面上,留下点点焦痕。
跳动的火焰将墙上洛阳舆图的纹路照得明暗交错,伊水、洛水像两条银带缠绕着城池。
东粮仓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个圆,此刻在烛火下竟像块发烫的烙铁。
裴元峥坐在坐榻上,指节轻轻叩着面前的案几。
他手里捏着阿柴送来的帛书,指尖划过阿力画的破庙草图。
断墙的角度、残兵放哨的歪脖子槐树,甚至庙门旁那块缺角的青石板,都被细细勾勒出来。
可关于元家藏粮的具体地点,还是没线索。
“大帅,司农寺那边有消息了。”
门外传来脚步声,司农寺少卿王彦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卷账册。
他手里这卷纸,藏着的可不只是粮税数字,更是把元晖背后的人拽出来的关键线索。
裴元峥放下手里的帛书,指节在案上轻轻一顿。
“说清楚,怎么会查到苏威头上?”
王彦躬身上前,将账册摊开在烛火下,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
“回大帅,这不是突然查他。”
“这几年苏威的田庄数量多了不少,虽名义上都是买来的,但经过我们细查,发现都是元家通过各种渠道送给他的。”
他顿了顿,翻到记录苏威田庄的那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年的粮产量和缴税额。
“属下细细核查了一番,他家田庄每年产粮至少五千石,按规矩该缴两成,也就是一千石。”
“可过去三年,每年只缴五百石,足足少了五百石,理由都是‘涝灾减产’。”
“涝灾?”
裴元峥眉头一挑,伸手拿过账册,指尖在“涝灾”二字上划了划。
“去年洛阳秋旱,连伊水都差点断了流,他倒好,还能‘涝灾减产’?”
“正是!”
王彦声音提了几分,“属下一开始也纳闷,就去问了司农寺管粮税审批的小吏,才知道每年给苏威批‘减免’的,都是工部的李嵩。”
“李嵩?他一个工部郎中,管得到你们司农寺吗?”
面对裴元峥的质疑,王彦不慌不忙道。
“大帅,按规矩他根本碰不着粮税的事,可他却每次都来司农寺游说,证明苏威的田庄确实因涝灾减产。”
“我查过,李嵩去年秋收后曾以“巡查水利”为名,去苏威田庄住了三日,回来后就批了减免文书。”
一旁的陈平突然开口:“大帅,我想起来一件事,或与此事有所关联。”
“前几天影卫在元府后门盯梢,看见苏威的管家似乎去过元府。”
“当时没多想,现在看来,苏威怕是把田庄的一部分粮,偷偷‘借’给元晖了,粮税减免不过是掩人耳目。”
王彦点点头,补充道:“陈仆射说的有理,属下也特地找苏威田庄的佃户问过。”
“有个老佃户胆子大,说去年秋收后,元家来了十多辆粮车,把庄里囤的陈粮拉走了。”
裴元峥指尖在账册上轻轻敲击,目光沉了下来。
“苏威是纳言,在朝中根基深,元晖要给瓦岗送粮、私造兵器,没个朝中重臣帮衬,根本藏不住。”
“之前查钟寅时,他就提过一句‘元老爷背后有人’,当时没敢多说,现在看来,这个人就是苏威。”
“或者说,是以苏威为代表的一大批人。”
他抬眼看向王彦,语气多了几分凝重。
“你再去查,苏威田庄的粮除了‘借’给元家,还有没有往其他地方运。”
“尤其是突厥人常出没的西市方向。”
“另外,把李嵩审批减免的所有文书都调出来,看看除了苏威,他还帮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