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寻找一个答案(1 / 2)
这段时间,姜国贤没有找他聊过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和张军辉再讨论过这个话题。
但他平时有在网上搜寻过这方面的帖子或者视频。
毕竟。
他可能会对某件事情或者某种东西懵懂,但那绝不是笨。
相反,他很聪明,他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
就像他刚去到青山市六中的时候。
他很快便想到了——从小生活在暗夜里的自己可能会与周边的环境和人群格格不入。
他需要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去模仿正常人,让严重与正常社会脱轨的自己看上去与常人无异。
不会被人认为是异类...
后来。
随着他接触正常社会的时间慢慢增加,他凭借着自己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让自己熟悉着、习惯着周边的一切,以及正常人的习性、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似乎渐渐融入了这个正常的社会。
有时候和张军辉几人相处时,他都忘记了自己从小是在暗夜里长大的。
他会不自觉产生自己和张军辉几人其实并无不同的错觉。
可他内心深处却很清楚,他表面看上去确实好像和正常人无异。
但其实他的心理和正常人还是存在出入的,出入也许并不明显,但却真实存在。
而他如今也意识到自己心理上的问题——那就是盲目地把唐颖梨当作成了自己的亲人。
经过之前姜国贤的一番提点、张军辉的分析,以及他自己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资料得知——
这种心理本质上是因为他在早期亲情缺失形成的“情感补偿心理”。
其核心是将自身对“亲人”的渴望投射到唐颖梨的身上,从而模糊了亲密关系的边界。
具体来说,就是他从小在暗夜中长大,而在成长过程中始终缺失父母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和无条件的关爱,
可他却见过别的孩子拥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
因此,“拥有亲人”会成为他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核心需求。
当身边出现能给予陪伴、温暖的唐颖梨时,他潜意识里自动将对方纳入“弥补亲情空缺”的角色中。
他把唐颖梨的关心解读为“家人般的照顾”,把彼此的依赖定义为“亲人般的羁绊”。
这种情况下,他对“亲人”的渴望就像是一层滤镜,让他忽略同龄异性之间是可能存在恋爱关系的。
他也难以区分“亲情式陪伴”和“爱情式吸引”的差异。
本质上是用对“亲人”的情感投射,填补了早年亲情缺失的空缺,而这种填补暂时“屏蔽”了对恋人、伴侣关系的感知。
可明白和理解自身问题是一个方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又是另一个方面。
而在网上清晰且详细地了解到自身问题的他,自然也去搜索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按照网上给出的方法:
第一步:他需要先接纳自己的“补偿心理”,不急于否定。
对于这一点,他自然是接受的,他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他也清楚自己的心理存在问题。
第二步:要让自己区分“亲情”“友情”“爱情”的核心差异。
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曾问过张军辉——
【“那张大哥,针对这种把两种感情混淆不清的情况,有没有具体的方法进行区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