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红楼42(2 / 2)
“哦,我知道了,定是这小凤遇上一落魄书生,一见倾心,千求万求,与人私奔了去,而那女子名讳中想必带了个鸾字,所以叫凤求鸾了,是不是?”
“奇了,我们刚写的本子,说的正是小凤公子跟着母父回乡,不小心迷了路,与母父分别,身边只跟着一个小厮,途中突降大雨,只得暂入破庙避雨,刚好有位名为雏鸾的小姐上京赶考,也入了此庙,两人便结下一段缘,后来私奔了去。”
“您没听过,怎么全知道了?”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右不过是些佳人才子。”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母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公子必是爱如珍宝。这公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是一见了女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母父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况且,既是世宦大家,人口必然不少,服侍公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风流事,就只有公子和紧跟的一个侍从?可见是这些编书的自己乱讲。”
公子和一个侍从,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宝钗看了眼身后的莺儿,低头喝了一口茶,自是岿然不动。
怎么,贾母在袭人那里栽了跟头,便在他这个“王家人”这里出气?
要什么紧。
贾母看不上他,他是知道的,纵使他比那薛蟠好上十倍,可到底出了一个杀人犯哥哥,又是商户人家,贾母看不上他,他从未在心里怪过。
只是恨,恨那薛蟠无法无天,恨自己母亲没能留下一个姐姐。
可如今,他的姨母升了九省都检点,宫中的皇帝也对贵君愈发宠爱。
而贾府已有衰落之势。虽然他看不到贾府的账本,但这次元宵宴,宴席上的都是贾府嫡系的人物,旁支的寥寥无几,与父亲口中的盛况大相径庭。
可见贾家已经没有多少油水了,连那些最爱打秋风的都不愿意来了。
这也说明老太太致仕修养多年以后,威势已经大不如前,毕竟贾家的根基在金陵,可这里,是京城啊,老太太又离了朝堂……
那些人是最会见风使舵的。
而他虽有致命的瑕疵,但终究瑕不掩瑜。
林岱玉身子不好,连自己都顾不上,又能帮贾府什么?
终有一日,贾母会知道他的好,她会回心转意,弃了那林岱玉,选了他做那嫡孙夫婿。
他等着那一天。
越是被贾母看轻,他越是兴奋,总有一天,他要将她捧在手心的那块无瑕玉璧紧紧攥在手里。
阿霜,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