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郢都疑云(2 / 2)
秦人此举,正是欲以鬼神之说,瓦解我六国斗志,不战而屈人之兵。
若再迟疑不决,任其流言肆虐,我大楚军民斗志尽丧,不待秦军来攻,已自溃矣。”
他上前一步,言辞恳切:
“当务之急,非求神问卜,当立刻整军经武,联合三晋,主动出击。
趁秦军主力被魏国牵制,其国内空虚疲敝之际,一举击其要害。
否则,待秦人消化了魏地,腾出手来,我楚国纵有带甲百万,亦将危如累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黄歇眉头紧锁,眼神深邃。
项燕的刚烈与判断,他素来倚重。
城阳的青铜鳞甲,他亦秘密查验过,确是凡物。
那“荧惑守心,楚地当倾”的谶语,虽令郢都巫风大炽,人心惶惶,但他黄歇身为四公子之一,历经风浪,岂会尽信鬼神。
他真正忧惧的是人心,是那无孔不入的恐惧已动摇了国之根本。
秦国的“虚弱”流言,他也收到了。
是陷阱?
还是真的天赐良机?
他需要权衡,需要更确凿的把握,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同盟信号。
合纵抗秦风险巨大,但若不作为,坐视秦国消化战果,楚国同样危在旦夕。
正当黄歇内心激烈交锋,犹豫难决之时,府外传来通禀:“报~~~令尹!赵国特使庞煖将军、魏国特使丞相魏沾,联袂求见。”
闻言,黄歇与项燕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动。
两国重臣联袂星夜而来,时机如此微妙。
“快请!速请入府!”黄歇立刻下令,神色凝重。
少顷,庞煖与魏沾在管事引领下疾步入内。
庞煖一身戎装,抱拳朗声道:“赵国庞煖,奉我王之命,拜见春申君。
军情紧急,礼数不周,万望海涵。”
魏沾紧接着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哭腔,双手奉上一封帛书:
“春申君!魏沾携我王泣血手书,同来泣告。秦之暴虐,天人共愤。
其以‘天罚’之名行屠戮之实,狼皋、黄池、石城惨状,殷鉴不远。
今日若再不合力抗秦,待其各个击破,楚之富庶,岂能独免?那‘楚招天谴’之谶语,分明是秦人动摇楚国根基的毒计。
唯有合纵破秦,打断秦人脊梁,方能破此邪咒,正本清源。
赵国赵王偃,雄主也,已洞悉时局,决意合纵,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春申君,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若再迟疑,悔之晚矣。”
庞煖目光炯炯,接口道:“春申君!赵王有言,若破强秦,愿奉楚国为盟主。
秦之关中沃野,函谷天险,尽归楚国。
此乃实利,岂容错过?”
他话锋一转,杀气凛然:“更遑论那‘玄鸟’邪器,今日可焚韩赵魏之仓廪,他日焉知不会降临郢都?唯有合纵,方能保楚国万世安宁。
此战,更是洗刷‘天谴’污名,彰显楚国雄风之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