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 第542章 错不了

第542章 错不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戚将军在台州虽然围困了倭寇主力,但...”

“但卫所已经烂透了,是吗?”

朱翊钧接过话头,眼中带着锐利。

“戚继光、俞大猷二位将军都不得不重新募兵,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茶房外传来脚步声,李文进匆匆走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气。

他看到燃烧的密信灰烬,脸色更加凝重。

“大人,马芳将军派快马送来口信。”

李文进压低声音。

“大同右卫的兄弟们都很担心您。倭寇不同于蒙古人,他们在暗处...”

朱翊钧抬手打断。

“李将军,我知道你们的好意。但这次不一样。”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东南沿海地图前。

“倭寇已经和严世蕃、汪直之流勾结多年,通过毁堤淹田、压榨工匠,制造廉价丝绸瓷器牟取暴利。”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宁波的位置。

“而我的新政,将丝绸作坊分散到千家万户,由官营钱庄统一采购,织造局统一买卖,直接断了他们的财路!”

俞大猷与李文进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忧虑。年轻的皇帝说得没错,但这意味着倭寇必将疯狂反扑。

“大人。”

俞大猷沉声道。

“依末将之见,倭寇不会在台州与戚将军硬碰硬。

他们必定会攻击沿海薄弱之处,行围魏救赵之计。”

朱翊钧转身,烛光在他年轻的脸上投下深深阴影。

“俞总兵认为他们会选哪里?”

“福州、泉州都有可能。”

俞大猷指向地图。

“但最危险的还是松江府。

那里是丝绸重镇,又有黄浦江水道...”

李文进突然插话。

“大人!马芳将军再三叮嘱,请您务必三思。倭寇凶残狡诈,海上又是他们的地盘...”

朱翊钧的目光在两位老将之间游移,忽然笑了。

“你们以为我要亲自带兵出海剿倭?”

俞大猷一愣。

“难道不是?”

“不。”

朱翊钧摇头,手指划过海岸线。

“我要先看清楚,倭寇是如何将沿海卫所腐蚀到这种地步的。只有知道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李文进急道。

“太危险了!倭寇在沿海眼线众多,万一...”

“所以需要二位将军相助。”

朱翊钧眼中带着坚定的光芒。

“俞总兵熟悉倭情,李将军擅长陆战。我们三人微服探查,比大军出动更能看清真相。”

茶房里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俞大猷的眉头越皱越紧,终于忍不住单膝跪地。

“大人!此事牵连甚广,绝非一二人能处置。不如请内阁...”

“张居正?”

朱翊钧冷笑。

“他现在正忙着在湖广推行一条鞭法,哪有心思管这些?何况...”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

“谁能保证内阁中没有人与倭寇暗通款曲?”

这句话让两位将军都变了脸色。

李文进的手不自觉地按在刀柄上,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危险。

“大人疑心太重了。”

俞大猷叹息。

“但...确实不能不防。”

朱翊钧走到俞大猷面前,亲手将他扶起。

“俞将军,我知道你们是为我着想。但这次变法,我已经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倭寇、严党、甚至朝中某些大臣,都恨不得我立刻消失。”

他的语气也变得柔和。

“我在大同右卫时,你们把我当子侄般照顾。现在,我更需要你们的帮助。”

李文进的眼圈突然红了。

“大人...不,翊钧,你这话说的...老马要是听见,非得骂我不可。”

俞大猷也动容道。

“末将...我俞大猷这条命,早在宣大时就交给大人了。”

朱翊钧露出今夜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那就这么定了。

三日后,我们扮作商队,从杭州出发,沿海南下。”

“等等。”

俞大猷突然想起什么。

“闽浙总督张经那边...”

“那个老狐狸。”

朱翊钧眼中带着冷意。

“他表面上支持剿倭,背地里却纵容部下与倭寇交易。

俞大哥务必小心他。”

李文进不安地搓着手。

“翊钧,我还是觉得太冒险了。要不我们先派人去探探路?”

朱翊钧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

“来不及了。

戚继光刚传来消息,倭寇已经在舟山群岛集结战船。我怀疑他们得到了某些人的默许,才会如此大胆。”

俞大猷接过密信快速浏览,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这是要发动总攻的架势!”

“所以我们必须快。”

朱翊钧坚定地说。

“在倭寇动手前,摸清他们的底细和沿海卫所的虚实。”

茶房外,更鼓声传来,已是三更时分。

李文进长叹一声,拍了拍朱翊钧的肩膀。

“你这倔脾气,跟老马年轻时一模一样。罢了,我这条老命就陪你走一遭。”

俞大猷也重重点头。

“我会挑选二十名最精锐的家丁,都是跟倭寇打过仗的老兵。”

朱翊钧感激地看着两位老将军。

“多谢二位。等此事了结,我请你们喝大同右卫的烧刀子。”

寒夜如墨,京城街道上几乎不见人影。

俞大猷和李文进快步穿行在狭窄的巷弄中,靴子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两人都穿着普通商贾的服饰,但腰间暗藏的佩剑却透露出他们并非寻常百姓。

“大猷兄,你确定朱翊钧的身份无误?”

李文进压低声音,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此事关系重大,若有差错,你我项上人头不保。”

俞大猷的脚步微微一顿,妹妹惨死的画面再次浮现在眼前。

那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至今未能查明真相。

他冷冽的空气刺痛了肺部。

“错不了。”

俞大猷声音低沉。

“从他十岁起我便暗中关注,那眉眼、那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与先帝如出一辙。

更不用说他的性子——倔强、聪慧,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活脱脱就是...”

“慎言!”

李文进急忙打断,紧张地看了看周围。

“隔墙有耳。”

俞大猷苦笑一声。

“文进兄,你我相交二十年,何必如此谨慎?皇上既已派他来主持变法,想必心中已有计较。”

两人转过一个街角,前方隐约可见涌金门的轮廓。守门的士兵在火把照耀下显得昏昏欲睡。

李文进放慢脚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