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禁卫军 > 第403章 突击步枪

第403章 突击步枪(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众人坐上枭龙越野车,很快来到特种训练营地,特种兵学员们已经列队完毕。看到戈辉、刘浅从车上下来,立即敬礼。

戈辉、刘浅等人还礼,戈辉直接指示刘浅:“你安排吧!”

刘浅立即安排:“司令要看战略步枪射击,立即准备,五分钟后直接开始。”

“行动”训练教官直接下令。两百多死神学员立即进入训练场。

戈辉这时向光绪、袁世凯等人介绍:“他们刚才拿的枪,你们也看到了,和FA-1903完全不一样,那就是我们的战略步枪,我为其使名为FA-81式突击步枪,它有半自动步枪的射程和精确度,还有冲锋枪的射速。”

事实上,这款FA-81式突击步枪,外形更像后世着名的巴依式步枪,最显着的特征是竹结式枪管,但是气动原理和机匣设计几乎就是简化版的AK-12,射击时后坐力小到可以忽略,精确度超过FA-1903半自动步枪。

本来改进到79次就已经很完美了。但是戈辉硬是要求金属枪托可折叠。尼虹增加了枪托可折叠功能。戈辉又提出在护木的位置增加导轨,方便加装小握把,尼虹又照办了。就这样凑够了81次改进,这款枪也被命名为FA-81式突击步枪。戈辉这小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款步枪,禁卫军目前不打算装备,因为子弹产能跟不上,在出现自动化子弹生产线之前,不打算装备这款步枪。但会大量的储备,如果没有极特殊情况出现,可能会在二三十年后装备。

听了戈辉的简短介绍,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这些老军伍,已经意识到这种步枪的好处了,首先是装备得起,可以大量装备,不像飞机,连禁卫军都咬牙装备,更何况没钱的朝廷新军呢。

“如果禁卫军全部装备了这样的步枪,敌人会不会很绝望。”戈辉说道:“当今世界,除了禁卫军,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步枪。”

光绪、袁世凯等人陷入沉思,他们现在真有点绝望,禁卫军为什么有这么多厉害的武器?

训练场上,响起了第一声枪响,然后就是或连续,或短促的枪声,不论是固定靶,还是移动靶,几乎都是一枪就倒,连续射击,子弹直接将圆木撕烂。

FA-81式突击步枪的威力给光绪、袁世凯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果然令人绝望啊!朝廷不但没有收回北方特区管理权的机会,而且两军的差距还在快速的拉大。以后,朝廷只能更加需要北方特区,甚至像鸦片成瘾一样,离不开北方特区。

戈辉简单介绍道:“口径0.2寸(6.4毫米),使用0.2寸x1.3寸农场步枪弹。有效射程550米,可点射,可以连发,除了常规的30发弹匣,还有45发长弹匣,还有4排双进供弹弹匣,弹匣容量达到了惊人的60发,保证了火力的持续性,另外还可以兼容75发弹鼓(巴依式弹鼓)等供弹装置。”

段祺瑞问道:“你们装备了多少?”

戈辉笑了,说道:“这可是军事机密,你这可问过界也。”

段祺瑞连忙摆手,呵呵笑道:“随口一问别介意。”

戈辉看向袁世凯,说道:“铁路工地流血事件,是有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希望袁大人约束

“有些人的确做错了,的确有了不该有的想法。”袁世凯竖起眉毛,严肃道:“但是你们的反应是不是太过了,不管怎么样,四百多条人命。”

“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最重要的是我们两军的合作一如既往。”戈辉严肃道:“我约束我的人,你约束你的人,别越界。”

流血事件被戈辉轻描淡写成不值一提的小事,袁世凯几人瞬间无语。

“有些事,一旦发生,就回不到从前了。”袁世凯笑了,说道:“事情看似过去了,其实是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在静等发芽,然后开花结果。”

戈辉的声音突然变冷,直接说道:“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有问题的人。”

袁世凯愣了一下,无声地笑了,然后说道:“没想到你这么强硬。”

“那就是我强硬的真正底气。”戈辉指着训练场上,淡淡地说道:“没有什么是子弹不能搞定的,如果没搞定,那就是子弹不够多。”

额?光绪、袁世凯等人被戈辉的歪理震惊到了,没法接话了。

“也不是我非要强硬,有些人吃硬不吃软,你但凡软一点,他就以为你好欺负。”见几个人不接话,戈辉继续道:“这话,放到国际上也一样,普遍都是吃硬不吃软,全世界三十几个国家,有一个算一个,只认实力不认人。这也是我为什么研发飞机、大炮,还有那个。”他指着训练场上正在射击的突击步枪。

观摩草草结束,因为只能远远观摩,不能把玩。

在回去的路上,没有人说话,都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在锦州(不是港区)坐上关内外铁路的列车,光绪问袁世凯:“戈辉的战略步枪,我们能研发吗?”

袁世凯想了一下后,说道:“我们可以研发,但是可能不会有结果。我们缺乏枪械设计相关的人才,最重要的是我们缺钱,各种试错是需要成本的。”

“北边的报纸上说,他们要建设三十所大学。”光绪说道:“朝廷在干什么?”

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默默地听着。

“编练新军的计划暂时不要再提了,以后有条件了再继续。”光绪说道:“先做能改善民生的事情,兵为将有的想法就不要有了,你们成不了戈辉,铁路工地流血事件,就是他给你们的警告。”

火车还没到山海关,总管太监元福就把一份电文送到了光绪面前:“陛下,禁卫军发来的电文。”

光绪接过电文,看完递给袁世凯:禁卫军在12月1日拂晓,对盘踞在伊尔库茨克的沙俄军发起正面突袭。

尽管季明威在记者招待会上否认增兵,但是禁卫军确实是为了在冬季打一场大仗,贝加尔湖彻底冰冻后,东萨彦岭余脉也就不再重要了,直接走湖面才是最佳路段。

禁卫军向东萨彦岭前线增派了禁卫18、19、20师,计划打完这一仗,替换原来的六个师中的三个师,具体替换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商量。当然,总参谋部也会派人主持协商。

禁卫18师,师长荣烈、政委刘泯浩、参谋长谭亚州。

禁卫19师,师长王海南、政委田振东、参谋长韩湘。

禁卫20师,师长重庆、政委佟瑞、参谋长胡国珅。

三年回炉教育之后,禁卫4、5、6、7、8、9师原来的正职师长、政委、参谋长等都回来了,代师长、代政委、代参谋长、代团长、代营长们都交回权力,回讲武堂报到,他们为期三年的回炉学习将从十二月一日开始。三年后,将有新的岗位等待着他们。

过去的三年,被临时提拔上来的副职,这次正式成为了副职,不再是临时。总之,通过这样的轮换学习,实现了人员岗位流动。

禁卫4师,师长李靖、政委彭强、参谋长陈峰(原参谋长鲁豫,现在是总装备部副主任)。

禁卫5师,师长舟自横、政委姚志林、参谋长严悦华。

禁卫6师,师长杨明修、政委袁向南、参谋长董言勇。

禁卫7师,师长管临风、政委纪远山、参谋长单光雨。

禁卫8师,师长刚继明(原师长孙昌明,现在是总装备部第一副主任)、政委朱解元、参谋长陈结成。

禁卫9师,师长田劲、政委祝方楼、参谋长黄伟宏。

他们是都不愿意被替换的,但是由不得他们,打完这场仗,必须有三个师离开这里。

禁卫军这次的战术目的是拿下伊尔库茨克,进而控制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环抱的地区,还包括安加拉河东西流向部分,向东的延长线在内的全部地区。

冬季虽然有太多的不便,特别是经常零下五十度以后的严寒,但是冰冻的湖面和河面,冰冻的大地,踩在上面让人无比踏实,只要扛住严寒和冰雪,几乎就相当于打赢了战争的一半。况且,这样的严寒环境,公平的对待战争双方,就比谁穿得更厚实。

相比习惯寒冷的沙俄士兵,禁卫军中有很多从南方移民过来的士兵,他们的抗寒能力着实让人担忧。这三年,为了在极寒地区作战的部队,禁卫军总后勤部几乎买光了大蒙古草原上所有的羊皮,然后变成军大衣,穿在禁卫军士兵身上。

即使是这样,依然觉得不保险,毕竟贝加尔湖那里最冷时气温能降到零下六十度。指挥官需要每天三令五申的强调,必须扣好军大衣的所有扣子,遮蔽口鼻,戴好防风护目镜,戴好手套。就这样,每年冬天都有大量冻伤的,但是战争,非打不可。

后来直接解除了禁酒令,仅限冬季,朝阳酒厂专门生产了52度极寒专供朝阳纯,专供极寒地区作战部队,只在冬季,只供极寒地区。

(朝阳纯不是粮食酒,是由红薯制作酒精,不断提纯,与蒸馏水混合而成。成本相对低,味道单一,没有香型,只有酒精的味道,平时售卖的都是25度和35度的。)

不得不说,烈性酒简直是极寒地区的绝配,从此水壶变成了酒壶,再也不怕冻成冰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