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柏林峰会(2 / 2)
伊本-沙特早就接触了北方特区波斯湾海外领地,民事商务全权代表令狐聪,并从禁卫军手中购买了大量的半自动步枪和机枪,还有FA-80-G(改进版)步兵炮和FA-64迫击炮。有了这些武器,让他在极短时间内稳固了自己的地盘,还和北方特区波斯湾海外领地做起了生意。他也很想见到戈辉,希望与北方特区更深入的合作。
戈辉答应再约时间,与美洲四国私下沟通合作。在戈辉看来,这正是卖军火的好机会。他从来不会拒绝送上门来的生意。
同时也答应了与伊本-沙特约时间沟通,戈辉不认为伊本-沙特会安于现状,很可能会威胁北方特区波斯湾海外领地的安全,戈辉需要提前给伊本-沙特说明白,只要你敢挑衅,我们是真敢扩大战事的。
暹罗王储,未来的拉玛六世瓦栖拉兀(30岁)也主动过来和戈辉打招呼,并双手送上父亲拉玛五世的亲笔信。拉玛五世生病了,所以没来。
“去年峰会上父王答应向将军阁下购买武器,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瓦栖拉兀解释道:“我这次参加峰会,顺便敲定购买武器的事情。”
“可以”戈辉直接答应了,他说道:“当下的国际局势,拳头够硬,才能从强国的夹缝中活下来。左右逢源两头拿好处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非此即彼的时代。”
“将军认为,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欧洲战争,真的会波及亚洲吗?”瓦栖拉兀虚心请教道:“如果真的波及到暹罗,暹罗应该站在哪一边呢?”
“只要自己拳头够硬,就能独善其身,站不站队都无所谓。”戈辉说道:“当然,如果想在战后瓜分利益,就得参与战争了。”
“将军的北方特区会参与战争吗?”瓦栖拉兀又问:“父王一直推崇将军,我相信父王的判断,将军会站在哪一边呢?德国吗?”
“我哪一方都不站,过自己的日子,我有信心守护自己的和平。”戈辉说道:“虽然禁卫军一直在打仗,但我更珍惜和平,也愿意拥抱和平。”
瓦栖拉兀还想继续问,但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带新首相德米特里奥斯-拉里斯、王储康斯坦丁,来到戈辉面前。
“国王陛下您好,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吧!”戈辉主动招呼,并伸出右手:“华盛顿峰会您没参加,很是想念。”
乔治一世和戈辉握手,解释道:“我不适合长时间坐船,所以没去。”
戈辉与乔治一世、康斯坦丁、德米特里奥斯-拉里斯,简单沟通了几句,去年华盛顿峰会上没敲定的军火交易,这次三人表示可以直接签协议,因为欧洲的形势越来越危险,他们担心无法守住眼前的土地。
阿富汗的合比布拉汗也过来和戈辉寒暄,北方特区与沙俄达成边界协议,最高兴的就是阿富汗,因为与北方特区接壤的边界增加了,与沙俄的边界变小了,他更容易防御了。最重要的是,北方特区不像是侵略型国家,并没有对阿富汗提出领土要求。
阿富汗对戈辉表示感谢,因为禁卫军在帮他训练军队,现在的阿富汗军,越来越具备现代陆军的样子了,纪律性和执行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他表示还要继续增购禁卫军的武器和车辆,特别是车辆,卡车,对阿富汗非常重要。
戈辉当然不会反对,现在产能上来了,巴不得他们掏钱来买,赚钱的事儿,他双手欢迎。
阿比西尼亚帝国宰相拉斯塔桑马,带着摄政王里吉-雅苏(15岁)和戈辉打招呼。他想让里吉-雅苏和戈辉交流一下,听听远东强人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
拉斯塔桑马和戈辉简单寒暄之后,就为戈辉介绍了摄政王里吉-雅苏。
戈辉主动伸出右手:“摄政王殿下您好,见到你很高兴。”戈辉给足了面子。
“您好将军阁下,我的首席辅政大臣经常向我提起您,一有您的消息,他就会向我汇报。”里吉-雅苏坦言道:“关您的传奇故事,一直没断过。”
“如果今晚将军阁下方便,我和摄政王殿下想和将军共进晚餐。”拉斯塔桑马说道。
“好吧!”戈辉略作犹豫就答应了,在戈辉看来,这或许又是一个卖武器的机会。
确定了晚餐的事情,拉斯塔桑马就很识趣地带着摄政王里吉-雅苏离开了。
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拧着眉毛过来,质问戈辉:“你为什么要和俄国人达成和平协议,你这是在背叛我们之间签订的《锦州密约》。”
“你看过《锦州密约》的内容吗?”戈辉饶有兴趣地问道,然后捡重点告诉斐迪南大公:“密约里是这样说的:禁卫军出兵牵制沙俄,直到奥匈帝国的军事行动结束为止。我们做到了,你们的军事行动也结束了。”
额……斐迪南看过密约,但是忽视了这一点,其实,刚才问完,他就想起了这段内容。
“禁卫军履约了,也做到了,甚至超额完成了。”戈辉认真道:“密约的事儿翻篇了,但不影响我们以后的合作。未来的欧洲局势,扑朔迷离,奥匈的未来十分不明朗,很有可能会变得更坏,你觉得呢?”
斐迪南比戈辉理解的更深刻,但是他毫无办法,感觉奥匈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之道。
两人的沟通很快结束了,在分开前,约好抽时间好好聊聊。戈辉没有拒绝,因为他觉得奥匈帝国还是可以拯救一下的,不一定能救活,但换一种活法,不是不行。
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五任苏丹兼哈里发穆罕默德五世(穆罕默德-赖希德,前任哈里发的弟弟),带着总理大臣马哈茂德-谢夫凯特,过来和戈辉招招呼。
戈辉知道穆罕默德-赖希德现在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兼哈里发,戈辉和他们二人简单的聊了一会儿,两人主要目的还是军火。去年初的巴尔干战争,虽然时间短,但是让两人看到了半自动武器和机枪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面对越来越诡谲的巴尔干局势,必须尽可能快的增强军力,否则奥斯曼将失去大部分土地,这不是两人想看到的。
戈辉表示,只要钱到位,军火没问题,量大管饱,要多少有多少,而且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北方特区与奥斯曼的褐煤渣贸易一直在稳步推进,量也越来越大,虽然几乎是白送,但是量大,收入还是十分可观的。
北方特区波斯湾海外领地,用便宜的碎煤渣做煤矸石砖,建了大量的房子,又结实又快。吸引了大量的阿腊波地区的人口,也解决了清国移民的居住问题。
现在的波斯湾海外领地,不但小规模开采石油,还小规模炼油,满足自己的车辆需求。
可以预见,未来的北方特区波斯湾海外领地,将越来越繁荣。
当然,最开始也有很多敌视的人和组织,但都被禁卫军雷霆镇压,从物理层面上清除了。后来就没有再敢扎刺儿挑衅的了。来到波斯湾海外领地的人,都变得老实了,做生意待人接物都变得和气了。
在禁卫军波斯湾外海领地驻屯军的枪口下,所有人都变得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朝锦地区市场上出现的椰枣,都是波斯湾海外领地运回来的。同时,也有大量的特区制造被运到波斯湾海外领地,再由当地的阿腊波商人倒卖到阿腊波半岛各地,他们再运回阿腊波半岛上的特产回到波斯湾海外领地,由特区商人把这些东西运回北方特区。
现在的波斯湾海外领地,已经成了北方特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特区制造有信心在未来的三到四年内,统治整个阿腊波地区。
当戈辉想离开,去吃中饭的时候,波斯帝国卡扎尔王朝维齐尔(首相)阿祖德-穆尔克来到戈辉面前,轻轻施礼,然后自我介绍了身份,并表示是替新国王艾哈迈德-沙阿-卡扎尔,来见将军阁下的。
前波斯国王穆罕默德-阿里-沙阿(沙阿,可以理解成国王),在美国参加完华盛顿峰会后,回到波斯就被推翻了,由十二岁的儿子艾哈迈德-卡扎尔继任。由于年龄小,完全不懂如何管理国家,由其叔伯阿祖德-穆尔克辅政,并管理国家事务。
阿祖德-穆尔克作为维齐尔(首相),他对内逐渐削弱地方势力,推行改革等手段维护王朝稳定,但却加剧了与议会的矛盾。对外,他想找外援,找英俄的敌人,来对付盘踞在波斯南北的英俄势力。
阿祖德-穆尔克十分清楚,英国和沙俄经营波斯多年,想要赶走他们,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徐徐图之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