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掩耳盗铃,也是王通善政(2 / 2)
在讨论高句丽和三韩的人口问题时,田丰向王通进言道:
“属下认为,要削减高句丽和三韩的胡族人口,调整汉人与胡人之间的比例,不能仅依靠抓捕、杀戮和移民,而是应该重点考虑“归化”的问题。”
说的是“归化”。
而不是“教化”。
王通点了点头,又问道:要如何归化?”
“回禀主公。”
田丰施了一礼道:“属下所说的“归化”,就是回归和同化。
据属下所知,不论是夫余、高句丽还是三韩,都有不少人是中原人的后裔。在占领这些地方后,主公可以发布“归汉令”,让这些人回归汉族,给他们汉人的身份。
这就是属下所说的回归。
除了本身是中原人后裔之外,还有不少人混有中原人的血脉。比如说,他们的某一代祖宗曾娶汉人女子为妻妾,或隔壁邻居住的是汉人等等。
对于这些人,可以让他们着汉服、说汉话、习汉俗,在通过相关考核后获得汉人的身份,这就是同化。”
“如此甚好!”
田丰的想法,与王通不谋而合。
于是,王通又颁下“归汉令”,即:
其一,凡中原人后裔,可自动获得汉人身份,并享受与汉人百姓一样的待遇。
其二,凡有中原人血脉者,可以通过语言考核后,获得汉人身份。”
后世曾经有人说过:人类如果可以自由迁徙,那么人流的方向,其实就是文明的方向。
而在东汉这个年代,汉人的文明远超其它各族。汉人的身份对于其它各族来说,绝对是梦寐以求的东西。
可以想像得到,“归汉令”下达之后,必有很多胡人诈称自己的第N代祖母是汉人女子,或第N代祖母虽是胡人,但曾经住在汉人男子的隔壁。
真真假假,无从考证。
但是,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可。
当他们认为自己是汉人时,他们就会觉得大汉境内的空气,都是香甜的。
他们就会去学汉话、穿汉服、习汉俗。主动去参加汉人安排的考核。当然,这种考核也是比较简的,不需要笔试、不需要写字。
其实就是背一段汉语句子。
那段句子就是:
“麻子公栽了麻糯禾,麻子婆养了麻鸭婆,麻子婆的麻鸭婆呷了麻子公的麻糯禾,麻子公打死麻子婆的麻鸭婆,麻子婆要麻子公赔麻子婆的麻鸭婆,麻子公要麻子婆赔麻子公的麻糯禾。”
如果能够一口气说完这段汉语句子,他们就可以获得汉人的身份。
如果不行。
那就再练习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