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跨越时空的救赎(1 / 2)
出于对小祥子和小虎子的负责,柳青青跟着王大娘一起,在育幼堂里转悠了一大圈。
怎么说呢?
王大娘和冯大姐她们,对孩子们照顾的挺不错的,孩子们都教育的很听话。
可让柳青青不舒服的是,越是了解的多了,对于这个时代育幼堂的环境,真的是差的太多了。
据王大娘说,八里镇的这家育幼堂,是十多年前因为频发的战事而建立的。
王大娘的父亲,丈夫和孩子,统统上了战场,抵御侵犯幽州的各方敌人。
结局自然是不好的,家里就剩了王大娘一个人,这个育幼堂就是王大娘夫家的老宅。
王大娘如行尸走肉的活了好几年,就当她想寻短见,随她那早亡的儿子去了的时候,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孩子。
她抱着孩子在镇子上找了好几天,一点孩子父母的消息都没有找到,不得已她抚养起了那个孩子。
后来,接二连三的有人把孩子放在了大门口,王大娘上报给了里长。
八里镇这边离府城比较近,里长又把这件事上报给了县长,一层上报一层。
听闻这件事的护国公大手一挥,各个有条件的县城或者镇上,也渐渐有了不少收容孤儿的育婴堂。
每年官府都会专门拨一批银子给在府衙挂号的育幼堂,还有一些善良的官家妇人和小姐,时不时都会捐款捐物。
随着幽州这边的战事越来越少,环境也逐渐安定了下来,被父母抛弃或者流离失所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可去年到今年,又是天灾又是人祸的,育幼堂里的孩子又多了起来。
柳青青跟着王大娘在院子里转悠了起来,先看了一下孩子们的住处,育幼堂这边的孩子是男女分开住的。
这年月重男轻女的比较多,所以男孩子会少一些,女孩子则多一些。
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的屋里,都是一样的配置,一溜烟的大通铺。柳青青还专门摸了摸孩子们的被褥,
虽说外边看都是粗布面料,可摸起来内里却是柔软的,看来和王大娘说的不错,孩子的生活环境还能说的过去。
不过现在天热还好一些,等天冷的时候有没有厚被褥就不好说了。
不过按照王大娘的意思,每到冬天的时候,镇上的几家富户也会送一些御寒的物资过来。
最让柳青青满意的是,王大娘识文断字,平时会教孩子们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