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后续一)深海信号(1 / 2)
林远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敲击,太空站外部的探测阵列缓缓调整角度,将扫描焦点对准地球轨道,全息投影中,数以百万计的微小光点开始浮现,构成一张复杂的三维网格图。
\"过滤自然太空尘埃。\"林远命令道。
图像闪烁,大部分光点消失,只剩下零星几个红点分布在近地轨道上。
张衡凑近观察:\"这些是...\"
\"轨道残骸,但成分分析显示它们与培养舱穹顶材料匹配度达到92%。\"林远放大其中一个红点,\"看这个结构,明显是人工制品的碎片。\"
\"十万年过去,居然还有残留...\"张衡的声音里充满敬畏。
林远调出另一组数据:\"更奇怪的是这些碎片的分布,它们集中在三个特定轨道面上,几乎形成等边三角形。\"
\"这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当然不是。\"林远指向地球投影,\"我计算过,这三个轨道面的交点正好在地球表面一个特定位置。\"
张衡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去那里实地调查。\"
\"马里亚纳海沟东南侧,深度约6000米处。\"林远调出海底地形图,\"恰好是地球上最难到达的地方之一。\"
\"太空站有深海探测器。\"张衡提议道,\"可以先派它下去看看。\"
林远摇摇头:\"探测器无法携带我们需要的所有设备,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我有预感,那里会有我们需要亲自见证的东西。\"
三天后,一艘小型科研潜艇从太平洋上的支援船下潜,林远和张衡挤在狭小的舱室内,透过强化玻璃窗看着外面的海水从湛蓝逐渐变成漆黑。
\"压力已达标准大气压的600倍。\"张衡监测着仪表数据,\"外壳应力正常。\"
林远调整着主动声呐系统:\"应该快到了...有了!\"
声呐显示屏上,一个规则的几何结构突兀地矗立在海底平原上。
随着距离拉近,探照灯照亮了那个物体,一个半球形的金属构造,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沉积物,但仍能辨认出光滑的曲线和几处明显的接缝。
\"这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张衡轻声说。
潜艇小心地靠近结构,机械臂清除了一部分沉积物,露出也能看到内部隐约流动的微光。
\"与穹顶材料完全一致。\"林远对比着手中的扫描数据,\"但结构更复杂,这可能是...\"
\"培养舱的控制中心。\"张衡接过他的话,\"看那里!\"
机械臂清理出的区域露出一道狭长的缝隙,形状规则得令人不安,林远操纵潜艇靠近,探照灯光束照进缝隙内部。
\"有空间!\"林远的声音因兴奋而提高,\"看起来像个气闸室。\"
张衡检查了潜艇设备:\"我们的潜水服能承受这个深度,但时间不能超过四十分钟。\"
\"足够了。\"林远已经开始准备装备,\"我要进去看看。\"
二十分钟后,林远穿着特制深海潜水服,小心地从缝隙挤入结构内部,头盔上的灯光照亮了一条圆形的通道,墙壁材质与外部相同,但保存得更加完好。
\"内部保持干燥。\"林远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回潜艇,\"大气成分...氮78%,氧21%,二氧化碳0.04%,几乎与地表空气一致。\"
\"这不可能...\"张衡在潜艇内监测着数据,\"十万年无人维护的系统怎么可能保持气密?除非...\"
\"除非它还在运作。\"林远沿着通道前进,灯光扫过墙壁上奇怪的符号,与他在远古壁画中见过的图案惊人地相似。
通道尽头是一扇圆形门,中央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凹槽,林远犹豫片刻,将自己的手掌贴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