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后续3)能源危机(1 / 2)
它当然不会劝。在它的逻辑里,这只是一个选择,选A或者选b,各有概率。情感的重量,文明的重量,对它而言只是无法量化的变量。
“报告工程舱备用电池组和舰载机库护航艇的状况。”我强迫自己将注意力从那诱人的选项上移开,“详细点。”
【工程舱备用电池组:位于c-2区。状态:未知。该区域在冲击中严重受损,传感器失效,存在真空和结构坍塌风险。
最后一次有效数据记录显示其蓄电量约为满额的35%,但距今已超过72标准时。】
【舰载机库:位于d-1区。结构完整性51%。三架‘麻雀-IV型’护航艇:
‘雀鹰’号,记录显示冲击前正在进行维护,引擎分离,聚变核心状态未知;
‘利爪’号,严重结构性损伤,核心舱破裂;
‘疾风’号,相对完整,但冲击导致其从固定架上脱落,压毁了充电接口和部分外部连接单元。
初步扫描,‘疾风’号聚变核心仍存在低水平能量反应。】
“也就是说,工程舱风险极大。而且那电池组就算没坏,电量也未必够我们撑多久。三架护航艇,只有‘疾风’号的核心可能能用,但它被卡住了,还不好连接?”
我快速总结,心一点点沉下去。选项比星焰轻描淡写提到的还要糟糕。
【概括准确。补充:抽取‘疾风’号聚变核心能源,需要专用的转移设备,该设备通常存放于工程舱或机库工具间。工具间传感器同样离线。】
死循环。
想要能源,就得去可能危险的工程舱找工具或者电池;或者去机库想办法弄出那个被卡住的聚变核心,但这又可能需要工具。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那些东西还没坏的前提下。
“妈的……”我低声骂了一句,环顾这死寂破败的舰桥:
“就没有更简单点的办法吗?比如,太阳能板?或者附近有没有能拖回来用的残骸能源核心?”
【‘燎原号’非科考船,未配备大规模太阳能收集阵列。现有小型设备无法满足最低能耗需求。外部传感器扫描精度不足,无法确认附近残骸是否有可用能源核心。
进行详细扫描需消耗额外能源,并需启动部分外部照明和高精度传感器。预计消耗0.5%备用能源。】
又是能源!每一个动作都要消耗那点可怜的存量!我感觉太阳穴突突地跳,缺氧和焦虑让思维都有些凝滞。
“星焰,计算当前能耗。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维持最低限度的维生和你的基本运行,备用能源还能撑多久?”
【计算中……计算完毕。计入已隔离部分区域节省的能耗,并在忽略所有新破损的前提下,备用能源预计可持续:41标准时。之后,维生系统将彻底停摆。】
41小时。不到两天。
时间像无形的绞索,正在缓缓收紧。
我不能等到最后时刻再行动。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失败,都需要时间。
“启动低功耗详细扫描,范围……先集中在舰体附近五公里内的大型残骸信号。”我下了决心:
“消耗0.5%就0.5%,我们必须碰碰运气。同时,给我规划出通往机库工具间和‘疾风’号护航艇的最安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