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后续13)遗迹入口(1 / 2)
老科尔就像一滴融入大海的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星焰,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我最终失去了耐心,指着主屏幕上那个被标记为“大门”的区域:
“能源有限,我们必须主动寻找突破口。这里,是目前唯一的线索。重新评估直接侦查该区域的方案,用‘工蜂号’,但这次只做超远距离观测,绝不靠近。”
【重新评估完毕。基于‘工蜂号’当前状态及未知风险,超远距离观测可行性为65.3%。但请注意,一旦被‘暗影舰船’发现,生还概率仍低于15%。】
“那就把隐蔽性做到极致。利用一切行星阴影、辐射带、大型残骸作为掩护。规划出一条最谨慎的路径。”我下定决心。
坐以待毙不是我的风格。
【路径规划完毕。将充分利用c-79-N巨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及第三颗冰卫星的极地阴影区。预计航行时间:9.4标准时。】
“出发。”
再次坐上“工蜂号”的驾驶位,心情比上一次更加沉重。我知道自己在冒险,但直觉告诉我,那个“大门”遗迹是关键。老科尔把它标记出来,绝不仅仅是因为它好看。
这一次的航行异常谨慎,星焰操控着“工蜂号”如同幽灵般。在各种掩护物之间穿梭,大部分时间甚至依靠惯性滑行,最大限度减少能量信号泄露。
漫长的航行后,我们再次抵达了那片空域的边缘。
“关闭所有非必要系统,进入完全静默状态。只接收被动信号。”我低声命令,将观测模式切换到最高倍率的光学望远镜和长基线被动传感器阵列。
屏幕上,那片扭曲的、由晶体和未知合金构成的巨大废墟再次出现。它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中,违背着常识性的物理规则。
而位于其中心的那个能量漩涡,“大门”。依旧缓缓旋转,散发着令人不安的幽光。
“”的信号从这里传来,清晰而稳定。
【检测到异常时空曲率。漩涡中心存在极高的能量读数,但性质无法分析。未检测到‘暗影舰船’活动迹象。】
“放大漩涡边缘区域,重点扫描那些看起来像是……入口或者结构连接点的地方。”我眯起眼睛,仔细搜寻着任何可能的线索。
镜头缓缓移动,掠过那些奇形怪状的结构。突然,我在能量漩涡的边缘下方,发现了一个相对规整的、像是平台的构造。
平台上,似乎刻着什么东西!
“锁定那里!最大化增强图像!”
图像经过多次增强和降噪处理后,逐渐清晰。那平台上刻着的,是三个巨大的、环环相扣的圆环符号,每个圆环内部还有更复杂的细小纹路。
而在三个圆环符号的下方,是九个较小的、排列成特定序列的凹槽。
这三个圆环符号……我似乎在哪里见过?我猛地掏出老科尔那张星图碎片,快速对比。
没错!星图碎片边缘有几个模糊的类似符号!虽然不全一样,但风格和结构极度相似!
“星焰!分析这三个符号!和数据库进行比对,还有,计算下方那九个凹槽的可能排列组合!”
【符号分析中……与已知‘卡戎先驱者’文明遗迹符号库部分吻合,吻合度78%。但该符号组合为首次发现。凹槽排列……正在基于先驱者文明常见的三进制逻辑进行模拟……】
星焰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显然在进行复杂的计算。
我心脏怦怦直跳,感觉自己可能摸到了门槛。卡戎先驱者?这片星区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难道这个遗迹是他们留下的?
【计算完毕。9个凹槽,基于三进制逻辑,存在种可能排列。但结合三个圆环符号的指向性,正确序列的可能性缩小至27种。需要更多信息进行进一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