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张希安分析(1 / 2)
张希安的书房深处,青砖地面经年累月浸着潮气,踩上去隐约能觉出几分湿冷,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霉味。烛台上两支牛油烛烧得正旺,灯花不时噼啪爆响,昏黄的光将他与成王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那幅挂了大半年的山河图上——图中山川脉络早已被张希安指尖摩挲得泛白,此刻却映着两人身影,倒像将这书房里的暗潮,都卷入了画中江山。
张希安端着茶盏的手忽然一顿,随即重重放下,青瓷杯底与梨木案面相撞,发出“当”的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他身子向前倾了倾,眉头微挑,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察的急切:“成王殿下!”
正对着案头京畿地图出神的成王被这声惊得一颤,握着玉佩的手猛地收紧,抬头时眼底还带着几分怔忡,语气难免有些不耐:“张希安,你这一惊一乍的作甚?!没见本王在琢磨事么?”
“殿下,您所思考的,乃是如何去应对秦王和齐王的打压。然而,微臣所深思熟虑的,却是我们的生路啊!”张希安的声音低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又好似那被寒冰淬炼过的细针一般,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针刺般直入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不禁为之战栗。
他接着说道:“这夺嫡之争,可绝非街头巷尾那些小孩子们的游戏,输了的后果,那可是万劫不复啊!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行!如若不然,莫说是微臣我了,即便是殿下您,恐怕也难以有一个好的结局啊!”
成王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玉是去年父皇亲赐的暖玉,触手本该温润,可此刻握在手里竟有些发烫,像是要烙进掌心。他喉结滚了滚,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就算你说得在理……可父皇身体究竟何时会垮?靳开那老狐狸守在御前,定然知道底细,咱们却是半点风声都探不到。现在秦王盯着京畿兵权,齐王拉拢朝臣,两人都把我视作眼中钉,想招些有用的人,还得藏着掖着不敢明目张胆,这根本就是死局啊!”
张希安忽然低笑起来,他那原本就细长的眼睛此刻更是眯成了一条缝,眼角的皱纹也因为这笑容而挤成一团,倒显得他有几分精明。
“殿下,”张希安轻声说道,“臣倒觉得,这看似是个死局,但其中却暗藏着活棋啊。”
成王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对张希安的话有些不解。
张希安见状,赶忙解释道:“殿下,您想啊,如果当今皇帝的身体真如传言所说那般抱恙,甚至到了连朝都上不了的地步,那么他必定会从秦王、齐王,还有您中间挑选一人来监国。而到那个时候,不就是咱们的机会吗?”
说着,张希安屈起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案上摊开的那本《皇明祖训》,书页被他这一敲,都不禁轻轻地颤动起来。
“您可别忘了,”张希安接着说道,“祖制里可是明明白白地写着,天子有疾不能理政时,应当由最年长且贤能的皇子来监国。秦王虽然年长,但是他向来以刚愎自用而闻名,朝中不少老臣都对他颇有微词;齐王倒是善于交际,拉拢了不少世家子弟,可他在遇到事情时却少了一份沉稳。所以,只要您能抓住这个机会……”
“机会?”成王冷笑一声,打断了张希安的话,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你觉得这真的会是个机会吗?”上狠狠戳了戳,“张希安,你当机会是街上的糖糕,伸手就能拿到?父皇若真要选监国,怎会轮得到我?”
“殿下莫急啊!”张希安赶忙向前迈了几步,身体微微前倾,将声音压得更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到一般,“这世间之事,本就没有绝对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罢了。秦王和齐王之间,不管最终谁能夺得监国之位,另一人必定心有不甘,心生怨愤。”
他顿了顿,观察着殿下的反应,见殿下似乎有所动容,便继续说道:“此时,便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只需看准时机,与那心怀不满的一方结盟,借助他的力量,暗中发展壮大我们自己的势力。如此一来,我们便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到了一丝曙光,方才有一线生机啊!”
成王的眼睛倏地亮了,像暗夜里骤然被点亮的烛火,原本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几分:“此举甚好!以逸待劳,坐收渔利,张希安,你当真是好算计!哈哈哈哈——”
笑声尚未停歇,张希安便如变戏法一般,从宽大的衣袖中迅速抽出一份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帛书。他的动作轻盈而熟练,仿佛这一动作早已重复过无数遍。
随着帛书的展开,一阵轻风扑面而来,吹得烛火猛地摇晃了几下。那微弱的火苗在风中颤抖着,仿佛随时都可能熄灭。墙上的影子也随着烛火的晃动而乱颤起来,像是被惊扰的幽灵。
张希安的声音在这阵风中显得有些飘忽:“不过殿下,机会固然需要等待,但有些事情,咱们却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成王的脸色在瞬间发生了变化,他原本还挂着笑容的面庞,此刻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迅速收敛了笑意,身子微微前倾,双眼紧紧地盯着张希安,眼底流露出急切的神色。
“招募人手。”张希安指尖划过帛书上绘制的兵甲图样,线条细密,连甲片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不用多,一千人左右即可。但这一千人,要给最高的军饷,还要配最好的马匹、最精良的军械。”
“骑兵?!”成王闻言,如遭雷击般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由于动作过于突然,腰间悬挂的玉佩狠狠地撞击在案角,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他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手中的帛书,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嘴里喃喃道:“这花销可真是……不小啊!”
成王眉头紧蹙,满脸愁容地坐回椅子上,心中暗自思忖:“咱们府里的银子本来就已经很紧张了,如今还要养这么多骑兵,这可如何是好呢?”他一边苦思冥想,一边将目光投向张希安,犹豫着开口道:“不如……直接用青州兵吧。毕竟,青州兵统领跟咱们也算是有些交情,调些人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这样一来,不仅能省下一大笔银子,还能省去不少麻烦事呢。”
然而,张希安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成王,斩钉截铁地说道:“绝对不行!”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成王见状,不由得一怔,有些诧异地问道:“为何不可?”
张希安深吸一口气,缓声道:“青州兵乃是朝廷的军队,是圣上的兵,而非殿下您的私兵。若是直接调用青州兵,恐怕会引起朝廷的猜忌和不满。而且,一旦这些兵被调走,青州的防务势必会受到影响,到时候若有外敌入侵,后果不堪设想啊!”
成王听了张希安的话,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明白他所言不无道理。他沉默片刻,无奈地叹了口气,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