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上学 无人机航母(2 / 2)
无敌说道:“这些是模块化武器系统的固定槽。”无敌解释道,“可快速安装各类防御或攻击性武器,实现即插即用。”
“有实物吗?装一个我看看。”
“马上安排。”
话音未落,白光闪现,一个银白色、未覆仿真皮肤的机器人凭空出现——正是空间助手。
它抬手一挥,甲板上浮现出一个3米长、2米宽、4米高的金属长方体。长方体底部缓缓伸出四排小轮,自行移动至甲板边缘的一处凹槽上方。
长方体前后左右自动微调,直至对准凹槽。随即,两条宽50厘米、长100厘米的金属固定销从底部伸出,缓缓插入凹槽。当抵达底部时,一声清脆的“咔”响,机关锁死。
紧接着,长方体开始缓缓下降,轮子收入体内,底部与甲板严丝合缝,毫无缝隙。下一瞬,金属外壳如活物般扭曲变形,短短几秒,一座多管机炮赫然矗立!
“呜——呜——”炮管开始旋转预热,发出低沉的嗡鸣。
与此同时,空间助手挥手间,十架翼展4米、呈三角形单翼设计的螺旋桨无人机腾空而起,鱼贯飞向远方高空,迅速爬升。
“老大,”无敌道,“稍后这些无人机会模拟一次对航母的进攻,您可亲自检验我们的防御系统。”
王凡点燃一支烟,目光如炬,凝视着海天交界处。
片刻后,远方高空出现十个黑点,正以极快速度逼近。
警报声骤然响起!
十架无人机迅速分兵两路:五架俯冲而下,贴着海面低空突进;另五架则保持高空,直扑航母而来。
就在此时,甲板另一侧又一道白光闪现,一个立方体装置迅速移动至凹槽,定位、锁定、变形——眨眼间,一座防空导弹发射仓就位!仓口防护盖“砰砰砰”接连弹开,露出内部整齐排列的导弹阵列。
“老大,”无敌介绍道,“这座垂直发射系统内置36枚防空导弹,采用先进制导技术。以当前时空的科技水平,没有任何飞行器能逃过它的锁定与打击。”
话音未落,五枚导弹依次升空,腾空后发动机瞬间点火,尾部喷出橘红色火焰,随即转为幽蓝,划破长空,直扑高空目标。
导弹在接近无人机时精准自爆,冲击波裹挟着密集弹珠与碎片,如一张死亡之网铺开——五架无人机瞬间化为漫天残骸。
王凡转头,只见另五架低空突防的无人机已逼近至极近距离,正气势汹汹扑来。
此时,多管机炮炮口已倾斜向下,微调姿态。
“呜呜呜——”炮声轰鸣,炮口喷吐火舌,子弹如蜂群般倾泻而出,形成一片密集弹幕。五架无人机毫无悬念地撞入其中,瞬间解体,碎片如雨洒落海面。
“无敌,干得漂亮!”王凡赞道,模块化武器从安装到开火,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反应速度极快!
“老大,这模块化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无敌得意道,“战时可根据敌情随时更换武器:电磁轨道炮、鱼雷发射器、深水炸弹、激光防御系统……只要您拥有,皆可快速部署。”
王凡点头,忽然又问:“等等,刚才那机炮打了那么多子弹,怎么没见弹壳?按理说,这种高射速武器,弹壳应该像下雨一样洒落才对。”
“老大,”无敌解释,“我们现在大量采用无壳弹药。就是将发射药用高能黏合剂压成固体药柱,弹头与底火直接嵌在两端。发射时整个药柱完全燃烧,几乎无残留。”
“与传统弹药相比,优势有三:一是重量轻,单发仅为传统弹的五分之一;二是体积小,无金属弹壳,更易储存与供弹;三是结构简化,省去了退壳机构,武器设计更紧凑可靠。”
王凡走到机炮旁,伸手抚过外露的供弹导轨,只见其中压满了粗大的20毫米炮弹。
“这些炮弹都什么功能?”他问。
无敌说道:“这些20毫米口径的炮弹,射速每分钟数千发专门用于拦截突袭目标和近距离防御。
弹头通过不同颜色涂装表明其不同功能,比如
“弹头红色为燃烧弹,可引燃目标;黑色为穿甲弹,专破装甲;绿色为曳光弹,用于弹道指示;白色为瞬爆弹,触即炸;紫色则是穿甲燃烧曳光弹,三效合一,威力最强。”
“不错!”王凡满意点头,“走,去舰桥看看。”
途中特意在电磁弹射器处驻足观察片刻,来到舰桥下通过楼梯登上了舰桥顶层。
与空艇的封闭式驾驶舱不同,此处四面皆为高强度防弹玻璃,视野开阔,海天尽收眼底。内部布满各类显示屏与操控台,虽数量繁多,却因空间充足而不显拥挤。
王凡拿起高倍望远镜,扫视远处海面,却觉索然无味。这艘航母尚未入水,真正的试航与实战演练,还需等待。
“无敌,”他收起望远镜,“带我在航母内部再仔细转转。”
于是,在无敌的引导下,王凡深入舰体内部,逐一查看机库、反应堆舱、弹药库等关键区域。两人足足巡查了3个小时,王凡对整体设计与施工质量很是满意。
眼看航母注水尚需数小时,王凡便联系二姐夫叫上他那几个朋友,去混凝壹号制造厂的选址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