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田野的变迁 > 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一一零)

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一一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天,老王听说柳琦鎏的儿子找了一份交警工作,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外甥也不差啊,要是也能有这样一份稳定工作多好。于是,他找到柳琦鎏,拉着柳琦鎏的手,一脸急切地说:

“老柳啊,听说你儿子找了个交警的工作,咋样,花了不少钱吧?我外甥也想找个这样的工作,你给我支支招,我也花点钱给外甥办办。我不怕花钱的。”

柳琦鎏看着老王那急切的样子,笑着说:“老王啊,这工作是我儿子自己考的,不过也花了几万的介绍费。现在这社会,很多工作都得靠托关系找人情。”

老王听了,有点失望,但还是不死心地说:“那你给我说说具体咋考的,我让外甥也试试。”

柳琦鎏就把儿子考试的一些情况跟老王说了说,详细解释了笔试、面试以及体能测试的具体要求。老王听得很认真,心里想着回去就跟外甥好好说说,让他也努力试试。

“老柳,你说得对,我现在就回去跟我外甥说,让他好好准备。不过这个人情还得看你帮忙。”老王坚定地说

就这样才有了前面所说的柳琦鎏帮着老王去找那个学友的事。

2015年的春天,暖风轻拂,大地复苏,万物都沐浴在一片盎然的春意中,房地产市场也如同这充满生机的春景一般,开始逐渐回暖。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牌,鲜艳的色彩和醒目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与昌盛。房价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攀升,仿佛每一块土地都蕴含着无尽的财富,引得无数人竞相追逐。

老王他们村位于高新区,由于临近市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宽阔的道路如同一条条纽带,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相连。然而,随着道路的扩展,村子也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村民成为了拆迁户。拆迁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宁静的村庄里炸响,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村里的老李家就是拆迁户之一,当老李从政府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那笔巨额的拆迁补偿款时,双手不住地颤抖。这是他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巨款,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靠种地为生,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劳作,却从未想过会有这么多钱。他的儿子李刚,年轻气盛,满脑子都是发财的美梦,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自称是房地产公司的经理,名叫张老板。张老板并非单枪匹马而来,他身后跟着一个团队:有提着公文包的“法律顾问”,有手持计算器的“财务专员”,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工地服装的“项目工人”。他们开着两辆印有“XX地产集团”标志的商务车,车身上贴着各种“政府合作项目”“高回报投资”的广告。张老板一进村,就和村里的一个比较富裕的村民王富贵打得火热。王富贵在村里向来以精明着称,名下有不少产业,早年间也参与过一些小工程承包,在村民眼中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张老板一眼就看出王富贵是关键人物,他私下里塞给王富贵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装着两万块钱现金,还有一张写有“项目分红”的承诺书。王富贵收下钱后,立刻对张老板的“投资计划”表现得极为热情,甚至在村里四处宣扬:“张老板的公司和政府合作,手里有十几个楼盘项目,现在投资还能拿内部价!”

张老板和王富贵联合在村里大摆筵席,宴请村民们。席间,张老板端起酒杯,满脸堆笑地说:“乡亲们啊,现在房地产市场那可是一片大好啊!各地的房价都在涨,我们公司有很多优质的项目。你们要是把钱投给我,我保证每个月给你们高额的利息回报。到时候,你们的钱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你们想想,这可比种地划算多了!”说着,他身后的“法律顾问”拿出一叠文件,上面盖着红彤彤的公章,声称是“政府批文”和“土地转让合同”,还有几张照片显示着几栋正在施工的楼房,说是他们公司开发的“学区房项目”。其实,这些文件都是团伙提前伪造的,公章是花几百块钱找人私刻的,照片则是从网上下载后PS合成的。为了增加可信度,张老板还安排了几个托儿,假装成已投资者,在席间大肆吹嘘自己如何通过投资赚了翻倍的钱,甚至有人当场拿出伪造的银行转账记录。

老李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他这辈子都没做过什么投资,心里没底。他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旁边的村民们却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张老板看着挺靠谱的,说不定真能赚钱。”有的说:“现在房地产市场确实火,说不定是个好机会。”儿子李刚在一旁着急地怂恿:“爸,咱们好不容易有了这笔钱,不能就这么放着啊!跟着张老板干,肯定能赚大钱!说不定以后咱们也能在城里买套房子,过上好日子。”李刚甚至被张老板的团队“重点关照”,一个自称是“投资顾问”的年轻人私下里找他聊天,给他看手机里伪造的“项目收益表”,还承诺如果他带头投资,可以额外给他一笔“介绍费”。老李看着周围村民们踊跃掏钱投资的场面,又想到儿子的话,心动了。他一咬牙,把大部分的拆迁款都交给了张老板,张老板当场给他写了一张收据,上面盖着伪造的公司印章,还承诺三个月后开始返息。

与此同时,村里的另一个年轻人王强,也拿到了征地补偿款。王强原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整日里无所事事,不是喝酒就是打牌。他拿到钱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里盘算着如何好好享受一番。他并没有像老李一样去投资房地产,而是走进了村里的赌场。赌场里,灯光昏暗,气氛紧张,骰子的滚动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虚幻世界。王强一进去,就被这种氛围深深吸引。他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赌局,一开始手气不错,赢了不少钱,这让他更加沉迷其中,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李满心期待着每个月的利息回报。他每天都会拿出那张张老板给他写的收据,看着上面的数字,心中充满了希望。他幻想着用这些钱给儿子娶媳妇,再盖一座新房子。可是,三个月后,张老板并没有如约返息,老李去村里找他时,发现张老板租用的那间临时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堆散落的宣传单页。原来,张老板的诈骗团伙早已设计好了“跑路计划”:他们先以高回报吸引村民投资,前两个月用后来投资者的钱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制造“赚钱”的假象,等资金池足够庞大后,便集体消失。团伙成员提前将骗来的钱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到了海外账户,张老板本人更是逃到了东南亚某国。王富贵作为帮凶,也分到了几十万分赃款,他早就被张老板安排去了外地,声称是“去谈新项目”,实则躲了起来。老李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张老板和王富贵,可却毫无头绪。他跑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询问每一个可能知道消息的人,但大家都摇着头,表示一无所知。他的拆迁款打了水漂,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看着破败的家,老李悔恨不已:“都怪我贪心啊,要是我不盲目投资,咱们家也不会变成这样。”李刚也低下了头,自责道:“爸,是我不好,我不该怂恿您。”

而王强呢,在赌场里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开始输钱,而且越输越多。为了翻本,他把所有的征地补偿款都输了进去,还欠下了一屁股债。赌场的债主们天天上门讨债,一个个凶神恶煞,把王强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债主们在门口叫骂着:“王强,你给我出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要是再不还钱,我们就对你不客气了!”王强的父母在一旁唉声叹气,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无奈。

村里的人们看到老李和王强的遭遇,都纷纷感叹。他们原本以为房地产投资和赌博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却陷入了深渊。这个春天,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带来了希望,可也让一些人迷失了方向。有人惋惜地说:“老李和王强真是太可惜了,要是他们能踏实一点,也不会落得这个下场。”有人则提醒道:“我们可不能像他们一样,要脚踏实地,不能贪图一时的利益。”

老李看着破败的家,悔恨不已:“都怪我贪心啊,要是我不盲目投资,咱们家也不会变成这样。”李刚也低下了头,自责道:“爸,是我不好,我不该怂恿您。”而王强呢,在经历了这场噩梦后,终于清醒过来,他决定重新做人,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生活。他对父母说:“爸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赌博了。我要去找份工作,好好赚钱,弥补我的过错。”

这个春天,乡村里的人们在房地产市场的浪潮中,有了不同的命运。有人在诱惑面前迷失,有人在挫折中觉醒,而生活,还在继续。直到多年后,警方才在打击跨境诈骗专项行动中抓获了潜逃的张老板及其团伙成员,追回部分赃款,但老李一家和王强的损失却再也无法完全弥补。这场骗局,如同一场春潮退去后的泥沼,让无数人深陷其中,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警醒故事,时刻提醒着人们:在财富的诱惑面前,清醒与理性,才是守护幸福的真正盾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