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小鸟(1 / 2)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明的脸上,他紧闭双眼,仿佛还沉浸在梦境之中。在这晨光微曦的时刻,他的感官变得异常敏锐,能够清晰地听到妻子在厨房忙碌的声音,那是锅铲与锅底碰撞的轻微声响,还有水龙头流水的潺潺声。他的脚趾在薄被下自由地活动着,这种感觉既真实又虚幻,让他有些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界限。
他并不急于睁开眼睛,因为只要他保持闭眼的状态,那个由无数精细光点编织而成的奇幻世界就会一直存在。在那个世界里,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一条似曾相识的乡间小路上。路的两旁是模糊的田野风光,微风轻拂着他的脸颊,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
不知过了多久,他下了车,推着自行车缓缓前行。脚下的泥土有些松软,车轮在上面留下浅浅的痕迹。走着走着,他突然看到路边有一把褪色的绿色长条椅子,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柳儿,这边坐会儿。”李明自然而然地喊道,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会这样称呼妻子。他走到椅子前,坐了下来,身体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感受着清晨的宁静。
就在这时,几只黑色的小鸟不知从何处飞了过来,它们轻盈地落在李明的脚边,好奇地打量着他。这些小鸟的羽毛如墨般漆黑,眼睛明亮而灵动,它们的出现让这个清晨的梦境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它们通体乌黑,只有眼睛闪着点点金光。李明动了动大脚趾,想吓走它们,没想到两只小鸟不但没逃,反而好奇地凑过来,轻轻啄着他的脚趾。
“柳儿,快来看。”他招呼道。
一个温婉的身影应声走来,李明用脚趾轻轻夹住一只小鸟的嘴,半开玩笑地说:“柳儿快去抓,把它们抓回去养活。”
“又养东西?家里已经够满了。”柳儿嗔怪道,眼里却带着笑意。
李明却已经小心翼翼地将两只小鸟捧在手心。它们羽毛蓬松柔软,体型竟有家养母鸡那么大,明显还是不会飞的幼鸟。
“去找个袋子来。”他对柳儿说,随后转向一旁不知何时出现的女儿,“你骑车先带回去,我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幼鸟。”
家人离去后,李明才注意到椅子旁有一湾不起眼的水塘。正当他凝视水面,一张鸟嘴突然从水中伸出,又迅速缩回。李明惊讶地发现,这不起眼的水下竟然是小鸟们的巢穴——它们的家安在水下,只等父母捕食归来,便伸出嘴来接食。
“太奇妙了...”李明沿着水塘边缘行走,完全被这发现吸引。
突然,他脚下一滑,身体开始沿坡下落。就在这一瞬,李明意识到自己是在梦中。这一觉悟带来了奇妙的变化——他松开了手中不知何时出现的袋子,身体不再下坠,反而开始自由飘浮起来。
他飞起来了。
周围的景色变得绚丽夺目,色彩饱和度远超现实。李明朝一棵古树飞去,它枝干虬结,上面爬满了灌木和无数不知名的小花。当他绕着树旋转时,脸颊、手臂真切地感受到了花朵和叶片的轻抚,那种触感真实得令人难以置信。
由于背对着树,李明想看清那些花朵,便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打开相机功能。透过手机屏幕,他看到了身后令人窒息的美景——每一朵花都在微微发光,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
就在这时,天亮了。
李明能感知到卧室内的光线变化,能听到家人在屋内的走动声,但他坚持不睁开眼。梦境画面消失了,眼前只剩一片黑暗。他静静地观察这片黑暗,不一会儿,黑暗中开始出现精细的光点,它们排列组合,逐渐形成新的画面。
一本巨大的古籍在黑暗中展开。李明一页页翻看,书上的彩色汉字排版精美如艺术品,每一句话都通顺流畅,蕴含着某种他似曾相识的智慧。当他翻到一页标有“稷下”二字的章节时,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熟悉感。
书的画面渐渐消失,黑暗再次降临。李明仍然闭着眼,专注于那片黑暗。不久,光点再次出现,这次组成了一叠试卷。试卷的纸质细腻挺括,标题和试题部分为彩色,设计精美绝伦。他翻看试卷,上面的内容似乎与哲学、自然法则有关,但未来得及细看,画面又发生了变化。
黑暗中浮现出一座古朴的学院建筑,青瓦白墙,周围环绕着参天古木。学院门匾上清晰写着四个大字——“稷下学宫”。
李明心中一震,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时,他感觉到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抚上他的额头。
“该起床了,今天不是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吗?”是妻子柳儿的声音。
李明终于睁开眼,看着妻子关切的面容,梦境与现实在这一刻完美衔接。
“我梦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他握着柳儿的手说,“梦到了鸟、古树,还有...一本书和试卷。”
柳儿笑了笑:“你最近不是一直在研究先秦思想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李明点点头,但心里知道这个梦非同寻常。在梦中翻看那本大书时,他清楚地记得里面有一段关于“天地之气”的论述,而现在,那段文字依然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随后的几天,李明一直在查阅资料,试图理解梦中出现的那些片段信息。令他惊讶的是,一些在梦中见到的观点和表述,竟然与失传的稷下学派着作中的残篇断简不谋而合。
一周后的夜晚,李明又做了一个梦。这次,他直接站在了那座古朴的学院前,门匾上“稷下学宫”四字在晨曦中熠熠生辉。一位白发素羽从大门内走出,微笑着向他招手。
“明日清晨,带上你的柳儿一起来吧。”素羽和蔼地说,“她是关键。”
李明惊醒,心跳加速。他摇醒身旁的柳儿,将两个梦境完整地告诉了她。
出乎意料的是,柳儿并没有表现出惊讶,而是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我昨晚也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在一个古老的书院里,有人告诉我,我们在找的答案不在尘封的古籍中,而在‘生机’之中。”
两人相视无言,却心有灵犀。第二天清晨,他们一起坐在床上,闭着眼睛,尝试重现李明第一次梦中的状态。
“不要强迫自己入睡,”李明轻声指导,“只是观察眼前的黑暗,等待光点自然出现。”
柳儿按照丈夫说的方法,慢慢放松身心。果然,不久后,她的眼前也开始出现细微的光点,这些光点逐渐组合成一幅清晰的画面——一条通往远方的林间小道,与他们梦中见过的景色极为相似。
“我看到了...”柳儿激动地低声说。
就在这时,卧室的温度突然下降,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在两人闭目凝神的状态下,卧室的环境似乎与某个时空产生了重叠。
当李明和柳儿同时睁开眼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周围的墙壁变得半透明,透过它们可以看到一片模糊的古建筑轮廓。书架上的书籍无风自动,纸页翻飞的声音如同千百年前学宫中的琅琅书声。
“这是...”柳儿紧握李明的手,既惊又喜。
“稷下学宫在召唤我们,”李明语气坚定地说道,仿佛那座学宫就在他眼前一般,“我能感觉到,那里不仅蕴含着古代的智慧,还有那些神奇小鸟的秘密。”
随着朝阳逐渐攀升至天空的最高点,周围的幻象也如同潮水般渐渐退去。李明和柳儿的内心却都清楚地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只要他们愿意,便能够通过那种特殊的清醒梦状态,再次踏入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李明伸出手臂,温柔地搂住妻子的肩膀,轻声说道:“下次,我们一同深入梦境的更深处,去探寻稷下学宫的所有秘密。”
柳儿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她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期待光芒。
李明和柳儿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共同解开这个谜团。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周末的清晨,此时家中的一切事务都已被妥善安排,女儿也早早地出门参加课外活动去了。两人并肩坐在书房里那张柔软舒适的沙发上,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让心境逐渐平静下来。
“记住,”李明轻声对柳儿说,“不要刻意去想,只是观察眼前的黑暗,等待那些光点自然出现。”
柳儿点点头,闭上双眼。起初,眼前只是寻常闭眼后的混沌与残影,耳边是城市远处模糊的车流声和自己均匀的呼吸声。但渐渐地,随着她彻底放松下来,一种奇妙的剥离感出现了。外界的声响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在的宁静。黑暗不再是空洞的,而是像深邃的丝绒,蕴藏着无限可能。
果然,细小的、闪烁着微光的光点开始浮现,如同夜空中初醒的星辰。它们跳跃、旋转,逐渐汇聚、拉伸,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我看到了……”柳儿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一条路……林荫小路……”
李明紧紧握住她的手:“跟着它,我也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