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1 / 2)
御书房内,皇帝听完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等人的详细禀报,面上也瞧不出什么喜怒来。
又简单询问几句后,只让几人回去该怎么审查就怎么审查,莫要拖得太久。
五皇子若实在不愿配合就算了,只要查清种种属实与否,证据足够便可以结案,不必非得等着五皇子认罪才行。
这话其实就已经是皇帝最明确的态度,几位大臣都是精明之人,当然不会理解不了。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么他们就没必要再束手束脚,案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总不好叫众人误以为他们都只是徒有虚名、没有半点能力的庸官。
等几名大官退下之后,皇帝这才朝着一旁小心伺候的曹公公说道:“忠顺啊,你说朕这皇帝是不是做得很失败呀,连亲生儿子竟都对朕如此心怀怨恨。”
正如林曦所料,皇帝听完天牢内种种详情后,对那些所谓的真相、恶行什么都不在意。
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国家都是他的,皇权之下,只要他愿意,他的儿子便是做了再多伤天害理之事又算得了什么?
但五皇子的恶意一旦涉及到皇帝自己,那么无论大小便都无法原谅。
天牢那场对话,五皇子看似什么都没说,可实际上皇帝从头到尾都感受到了五皇子对他这个父皇打心底里的怨恨与不满。
他竟不知从何时开始,五皇子已经渐渐成了一个如此偏执成性之人。
曦姐儿觉得五皇子这是疯魔了,但皇帝觉得这又何尝不是老五借发疯为由头,狠狠发泄老五对他这个父皇无法光明正大宣之于口的恨与恶?
“皇上您千万别多想,不论为君为父,您都没有任何对不起五皇子的地方,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与您没有任何关系。”
曹公公哪可能顺着皇帝的话头去说,自是连忙替其正名。
忠顺可是皇帝亲赐给他的名,曹公公再清楚不过自己这个名的意思,当然不会觉得皇帝这般说,是真觉得自个出了问题。
“您看,福安郡主何时何地都会本能地维护于您,听不得任何人说您半点坏话,足以见陛下是真正得人心的圣君。您的功绩、您的圣明将来必定会由史书亲记,流传千古!若这样都算失败的话,那从古至今,奴婢可是再也找寻不到成功的君王了。”
爱听什么,他就专挑着什么多说,左右也就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
曹公公下意识地便拿出了福安郡主当成正面例子进行强调,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跟福安郡主比起来,五皇子简直处处拙劣不堪,都这种时候了脑子还不清楚,搞不清主次重点,自作聪明愈发把自己给坑得越惨。
也难怪皇上会彻底放弃五皇子,甚至试图挽救一二的打算的都没有。
“你这老家伙,惯是会说好听的话哄朕。”
皇帝嘴上这般说,但脸上的笑容却做不得假,显然是对曹公公的这番话很是受用。
还有曦姐儿,也的确是个品性极佳的实诚孩子,不像老五那样的白眼狼,不枉他与皇后一直以来对其疼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