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朔方两日(11)(2 / 2)
然而,由于他使用的是范阳卢氏子弟的身份,所以他只能保持低头的姿势,不敢随意张望,以免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样一来,他对帐中的实际情况只能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从余光中,薛茂彦注意到左右两侧各有五六个人,他们的身影在昏暗中若隐若现。这些人似乎都是突厥的重要人物,而在他们身后,隐约还能看到一些突厥士卒和亲卫的身影。
“范阳卢六,拜见大汗陛下!”薛茂彦强压着内心的紧张,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既恭敬又惶恐。他一边高呼,一边身体微微颤抖着,缓缓地走进王帐中央,然后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以最隆重的礼节参拜下去。
薛茂彦匍匐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甚至连头都不敢轻易抬起。他深知此刻的任何一个异常举动,都可能引起突厥人的怀疑。因此,他决定暂时保持这个姿势,等待着帐中的回应。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帐中却始终没有传来任何回应的声音。只有两侧不时传来有人饮酒的声响,这让薛茂彦的心中愈发不安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薛茂彦的耳朵才捕捉到正前方头顶上方传来的一个浑厚声音。这声音仿佛穿越了层层障碍,最终抵达了他的耳畔。
\"你们族长卢齐卿,如今还是在神都朝堂为官吗?\"这个问题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薛茂彦脑海中的平静。他不禁一愣,心中暗自思忖:此人为何突然如此询问?
在王帐之中,率先开口询问的人,毫无疑问便是后突厥可汗默啜。他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让人难以捉摸。薛茂彦不禁心生警惕,难道默啜还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试探自己吗?
尽管心中充满了愕然和诧异,但薛茂彦深知此时绝不能流露出丝毫的犹豫之意。任何一点迟疑都可能引起对方的怀疑,进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在上方的人开口询问之后,尽管心中的疑惑如潮水般涌动,薛茂彦还是毫不犹豫地匍匐在地,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回禀大汗,族长并未到神都任职过。两年前,他被左迁为雍州录事参军,至今仍在长安担任雍州录事参军一职。”
薛茂彦在回答对方问话时,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对厉延贞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因为他深知自己能够如此准确地回答问题,完全得益于厉延贞之前的安排。
对于卢齐卿在朝廷中担任的官职,薛茂彦原本并未过多关注。然而,就在出城之前,厉延贞特意嘱咐他和孟阿布,要将范阳卢氏一些重要且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大致情况牢牢记住。当时,薛茂彦对此颇感无奈,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但此刻,他才意识到厉延贞的深谋远虑。
薛茂彦当然不晓得,厉延贞在决定利用范阳卢氏之人的身份后,便特意从卢业口中详细了解了卢氏的情况。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或许正是拥有两世记忆的厉延贞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在回答完问题后,王帐内再度陷入一片沉寂。这突如其来的安静,让薛茂彦的心头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刚才的回答是否露出了破绽,从而引起了对方的怀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差不多已经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然而周围却依旧静悄悄的,没有丝毫的动静。这异常的安静让薛茂彦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被识破了。
他的内心开始挣扎,思考着是否应该果断出手,先一步占据主动。毕竟,时间拖得越久,对他来说就越不利。就在他踏入王帐的瞬间,他用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那人席地而坐,位于他跪拜的左侧,距离他不过两三步之遥。
这个发现让薛茂彦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他突然向左翻身一滚,就能迅速接近那个人。只要能够成功制服其中一人,他就有了一线生机,或许还能设法夺取对方的兵刃。
就在薛茂彦下定决心,准备猛然暴起,强行闯出王帐的紧要关头,上方那个浑厚的声音突然再次响起:“你可以回去了。告诉卢业,今夜子时,让他从北城将粮草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