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朔方两日(13)(1 / 2)
看着厉延贞一步步地朝自己走来,苏墨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置信的感觉。他对这位年轻的天子特使并不陌生,因为他早已在幕府大帐中见过此人,也听说过他率领着一支千人规模的羽林禁军一同前来。然而,苏墨麟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郭澄竟然会派遣羽林卫来支援自己。
“游击将军苏墨麟,拜见特使大人!”苏墨麟迅速将手中的环首刀递给身旁的士卒,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厉延贞插手行礼。厉延贞的正式官职虽然只是低品的司刑寺评事,但他还有一个征事郎的散官头衔。尽管如此,与苏墨麟这位正五品的游击将军相比,厉延贞的官职显然要低得多。
然而,厉延贞怀揣着皇帝陛下的圣旨,这让苏墨麟丝毫不敢怠慢。他深知这道圣旨的重要性,以及厉延贞所代表的皇帝权威。就在苏墨麟行礼之际,厉延贞快步上前,一把拖住苏墨麟,满脸真诚地说道:“苏将军莫要多礼,延贞实在受不起将军如此大礼啊!”
话一说完,厉延贞便再次将目光投向城头上的景象。只见城头上到处都是血迹,仿佛整个城头都被鲜血染红了一般。幸存下来的守城士卒们,人数已经不足千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伤。可以想象,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惨烈厮杀。
厉延贞凝视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不禁感叹,这西城的战斗竟然如此残酷。而苏墨麟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坚守到现在,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苏将军,各位将士们,你们都辛苦了!”厉延贞突然高声喊道,声音在城头上回荡。他双手抱拳,向周围的守城士卒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苏墨麟完全没有料到厉延贞会有这样的举动,他不禁有些惊讶。然而,在惊讶之余,他的心头却涌起一股暖流。厉延贞的这一举动,让他感受到了对方的真诚和善意,同时也对厉延贞产生了几分好感。
“各位兄弟拼死守城,又怎么使不得?”厉延贞一脸诚恳地说道,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城墙上回荡,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耳膜,直达内心深处。
“接下来,本官和这些羽林卫,将与诸位一同守护这道城墙。”厉延贞继续说道,他的目光扫视过每一个守城士卒的面庞,“本官在此郑重承诺,即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我们也绝不后退一步!”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原本有些麻木的守城士卒们,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慰藉之色。他们知道,这位官员并非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真正愿意与他们并肩作战,共赴生死。
厉延贞之所以要说出如此一番言辞,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深知这些守城士卒对羽林禁卫心存疑虑,甚至可能对他们不信任。毕竟,羽林禁卫作为皇帝的亲军,平日里高高在上,与这些普通士卒接触较少。
然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厉延贞明白,只有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才能让两支队伍真正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许下这个承诺,以表明自己和羽林卫的决心。
“众位将士,只要战事一开,若见到有任何羽林卫,甚至本官退却一步者,皆可当场斩之!”厉延贞的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
这是一个极其严厉的军令,但同时也是一种信任的表达。厉延贞用这种方式告诉守城士卒们,他对羽林卫有着绝对的信心,相信他们不会临阵退缩。而对于守城士卒们来说,这个军令无疑是一种保障,让他们放心地与羽林卫并肩作战。
有了这番话,厉延贞相信,一旦战斗打响,这两支队伍之间的隔阂将会烟消云散,他们将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座城墙,守护身后的家园。
“大人言重了,羽林卫可是天子的禁军啊,我们怎么会不信任呢!”苏墨麟自然深知厉延贞此举的深意,于是赶忙开口应和道。
厉延贞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满意地看着苏墨麟,然后高声下令:“张恪,传我命令,让羽林卫立刻登上城墙!”
“遵命!”张恪应声而动,他迅速插手行礼,领命后转身离去,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羽林卫们登上城墙。羽林卫们训练有素,行动迅速,很快就登上了城墙,并按照张恪的指示,与守城的士卒们紧密配合,共同守护着这座城池。
厉延贞在苏墨麟的陪同下,缓缓走上城楼,极目远眺,目光投向城外突厥大军的方向。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昏暗下来,夜幕笼罩着大地。然而,在远处的黑暗中,却有一片火光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