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顺势而为(1 / 2)
厉延贞弓着身子,静静地站在默啜王帐之中,尽管他并未抬头,但他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默啜那如鹰般锐利的目光正紧紧地盯着自己。
他的脑海迅速运转起来,回忆起自己与默啜初次相见的情景,以及之后在突厥大营中的每一个举动。他仔细琢磨着,究竟是哪里引起了默啜的怀疑呢?
厉延贞对自己的行为有着绝对的自信,他深知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绝对不会有任何蛛丝马迹能够被默啜识破。那么,默啜此时的质问,很有可能只是一次试探而已。
他想起之前薛茂彦和孟阿布他们奉命去探查突厥敌营时,曾冒用了范阳卢氏的名义。而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导致了骨咄禄巴什他们在北城遭到伏击。
如今,厉延贞自己也再次借用了范阳卢氏的名义,就算默啜再怎么愚笨,又怎么可能不心生疑虑呢?
就在这一瞬间,厉延贞的心中已然明了,默啜的这番举动无非就是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反应罢了。好在他还算镇定自若,并未流露出丝毫的慌乱之色。
既然他想要试探,那么就必须要彻底打消默啜的疑虑,不然的话,不仅无法达到目的,反而还会让默啜对自己的猜忌之心变得更重。
厉延贞想起薛茂彦曾经跟自己讲过他在突厥王帐中拜见默啜时的情形。薛茂彦这个人一向都很谨慎,当时在王帐里表现得非常恭敬顺从,所以才没有引起默啜的怀疑。
可是厉延贞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也像薛茂彦那样去做,恐怕只会让默啜对自己更加起疑。毕竟,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都是不同的,一味地模仿别人,反而容易露出破绽。
既然如此,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厉延贞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决定借用一下范阳卢氏这个士族门阀的名头,摆出一副士族门阀子弟的派头来应对默啜。
主意已定,厉延贞不再犹豫。还没等默啜开口让他免礼起身,他便主动站起身来,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挺直了身子,面色沉静如水,双眼直视着王座上的默啜可汗,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够穿透默啜的内心。
默啜显然没有想到厉延贞会如此大胆,竟敢在他还未发话之前就擅自起身。更让他惊讶的是,厉延贞的目光竟然如此直接而锐利,直直地逼视着他,让他的心头猛地一紧,不禁打了个寒颤。
然而,默啜毕竟也是久经沙场的人物,他很快就稳住了心神,仔细打量起对面的厉延贞来。只见厉延贞面色从容不迫,没有丝毫的惶恐和慌乱之意,仿佛完全不把他这个突厥可汗放在眼里。
厉延贞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压,他直面默啜,毫不退缩地反问道:“大汗,您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范阳卢延贞早已将一切都向大汗您说明清楚了。难道大汗您认为我范阳卢氏一族是可以随意欺凌的吗?”
厉延贞的话语掷地有声,他那强硬的行事态度,让默啜不禁愕然一愣。默啜显然没有预料到,厉延贞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竟然还能如此镇定自若,不仅毫无惧色,反而敢于当面责问自己。
就在默啜惊愕之际,一旁的契合买却突然怒不可遏。他噌地一下站起身来,手中紧握着腰间的长刀,毫不犹豫地指向厉延贞,怒声呵斥道:“大胆汉人,竟敢对大汗如此无礼!你这是活腻了不成!”
然而,面对契合买的拔刀相向,厉延贞却毫无畏惧之色。他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契合买,嘴角甚至还泛起了一丝轻蔑的冷笑。接着,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范阳卢氏可是传承百年的大族,历经数朝更迭,什么样的风浪没有经历过?何时曾惧怕过你们这些刀枪的威胁?”
说完,厉延贞的目光缓缓转向默啜,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毫不掩饰的蔑视。
厉延贞的目光依然锐利如刀,死死盯住默啜可汗。帐内的火光在他眼底跳动,映出两簇不灭的锋芒。他再次沉声质问道,声音里压着未化的冰雪:\"在下不惜冒杀头之罪,从朔方城铁壁下救出大汗爱将。应骨咄禄将军亲自邀约,才敢随行入营。此刻大汗却无端猜忌,倒是要请大汗明言,究竟意欲何为?\"
这话像一柄淬毒的短刀,狠狠插进突厥将领们的胸腔。王帐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有人按着刀鞘的手背暴起青筋,有人喉间滚出压抑的怒哼。默啜可汗的面色铁青得可怕,胡须随着粗重的呼吸微微颤动。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中原人,竟敢在突厥王帐里发出如此凌厉的质问。
默啜的视线扫过厉延贞始终未动的身形,想起中行説朱葱的告诫——中原人最擅伪装。他原以为依礼相邀便能试出对方底细,谁知这书生竟连个跪拜之礼都吝于施舍。可汗座下的金狼纹突然在火光中显得刺目,仿佛在嘲笑他的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