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看看能不能想其他办法(1 / 2)
看来这个消息已经在市里传开了,沈良决定不再隐瞒。
“确实有这么个项目,但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一定能成!”老板拍着胸脯,“你们钢铁厂的技术那么好,肯定没问题!”
吃完面条,沈良继续赶路。
快到工厂时,他看见李明正站在大门口等他。
“沈工,你回来了!”李明跑过来,“刚才有个记者来采访,问的都是关于新项目的事儿。”
沈良心中一沉。
“记者?哪家报社的?”
“市日报的,姓陈。”李明有些紧张,“我没敢乱说,就说你不在,让他明天再来。”
“你做得对。”沈良拍拍李明的肩膀,“这种事情必须谨慎,不能随便接受采访。”
两人一起走进厂区,沈良心里琢磨着应对策略。
项目还没开始实施,就已经引起了媒体关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报道过于夸大,万一最后达不到预期效果,岂不是要被打脸?
看来必须尽快跟老王商量,制定一个统一的宣传口径。
回到办公室,沈良刚坐下,厂长王大海就推门而入。
“老沈,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王大海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沈良放下水杯,眉头微蹙。
“王厂长,我觉得现在接受采访还为时过早。项目刚启动,万一...”
“怕什么!”王大海挥手打断,“咱们厂这么多年没出过风头,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上报纸,怎么能错过?”
沈良看出王大海已经下定决心,心中暗叹。看来这事儿躲不过去了。
“那咱们得统一一下口径,免得说漏嘴。”
王大海点头如捣蒜。
“对对对,你说怎么办?”
沈良思考片刻,决定采取保守策略。
“项目确实存在,但目前还在前期准备阶段。技术细节不能透露,投资金额也要模糊处理。”
“行,我记住了。”王大海摸着下巴,“那记者明天几点来?”
“李明说让他明天再来,具体时间没定。”沈良站起身,“我去找老陈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技术科办公室里,陈工正在埋头画图纸。
看见沈良进来,他放下铅笔。
“听说有记者要来?”
“消息传得够快的。”沈良苦笑,“老陈,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应对?”
陈工摘下眼镜,用手帕擦拭镜片。
“实话实说呗,有什么好怕的?”他重新戴上眼镜,“咱们搞的是正经项目,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问题是项目还没开始实施,万一记者夸大宣传...”沈良坐下来,“到时候完不成怎么办?”
“那就完不成呗。”陈工耸耸肩,“搞技术哪有百分百成功的?失败了再来,有什么大不了的。”
沈良暗自摇头。老陈这种心态倒是很轻松,但他不能这么想。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媒体的力量。
一旦报道出去,整个项目就会被放在聚光灯下。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就会成为笑柄。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在这个时代建立威信,为将来的更大计划做铺垫。
第一战不能败。
“老陈,你觉得咱们的技术方案可行性有多高?”
陈工想了想。
“理论上没问题,关键看材料能不能到位。”他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位,“这几个地方必须用特殊钢材,普通材料肯定不行。”
“材料我已经订了,最迟一个月内到货。”
“那就没问题了。”陈工信心十足,“按照你的设计,效率至少提升30%。”
沈良心中稍安。有了陈工的确认,他对项目成功更有把握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记者陈志强准时到达钢铁厂。
他是个三十多岁的瘦高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拎着一个旧皮包。
王大海亲自到门口迎接,热情地握手寄语。
“陈记者,久仰大名啊!”
“王厂长客气了。”陈志强笑容可掬,“听说你们厂最近有个大动作,我特地来了解一下情况。”
“确实有个技术改造项目。”王大海引着他往办公楼走,“不过具体情况还得让我们技术负责人跟您介绍。”
会议室里,沈良已经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