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走火入魔的张尚书(2 / 2)
就像你移植了一颗新的腰子,要让它适应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也要适应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健康长寿。
而不是强硬的装上它后就霸道的命令它认真工作,产生排斥反应后就立刻丢了再换一颗。家底再厚也经不住这么玩,你的身体也会因为毒素积累和不正常运转而每况愈下,更何况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合适的肾源。
最令人头疼的,还是经济方面。
李嘉之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好握紧拳头跟大郑干,得罪了不少江南地区的世家大族,双方暗中对抗的时候,遭殃的还是无辜百姓。
他为了收拢货币权,铸造了很多铁钱,强制百姓们使用,以至于在市面上广为流通,很多百姓的劳动成果和财产都赋予在这种没用而且还很容易伪造的铁钱上面。
大郑不能一刀切的说这种铁钱没用,以后大家都要该用建隆通宝。很多百姓、商人这两年种的稻子、赚的家底都换攒成了这种铁钱,有的人甚至还存了不少!换了任何人来,也不敢让他们的付出白白打了水漂。
可江南通货膨胀严重,打个比方,在江南地区,一百枚铁钱可以买一只鸭苗。朝廷不能一比一的兑换,因为大郑的一百枚建隆通宝可以买两只成年鸭子外加十几颗鸭蛋,如果真的一枚铁钱换一枚建隆通宝,江南可就人均大富翁了。
但要让人家拿一百枚铁钱出来,只换二十枚建隆通宝回去,试问谁的心里能舒服了?
另外,江南地区因为壮丁征发从军,导致许多地方缺乏健壮劳动力、很多孤苦伶仃的老人和势单力薄的带娃寡妇生活都成了问题,朝廷必须要管,而想管就得用钱。
户部尚书张之善这个时候才明白,什么叫银子像水一样往外流。可怜老头一大把年纪了,被生活逼的越来越精打细算,抠门抠到了极致。
兵部衙门官署的瓦片漏雨?
你们不会自己爬上去挪挪位置把缝隙堵住啊!
刑部监牢墙皮脱落、窗户漏风把罪犯冻感冒了?
谁让他们作奸犯科的?该!住不了别住,活不起去死!
中书门下接待外地官员的茶叶被迫降低了档次,枢密院发往各地的宣纸也变成了黄黄的草笺,礼部进行重大活动的彩帜、地毯以及各种用具也都被迫收拾起来浣洗干净重复利用。
什么?密码的相国寺还要找老夫要钱?你们每天有多少信徒上香拜佛当我不清楚吗?自己解决!
再敢叫一句,老夫找你们收税信不信?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张尚书都快被逼的走火入魔了,每天往御史台和刑部衙门跑,打听谁家犯事了?家产多不多?能不能把他远房亲戚也连坐上?抄家后可都要仔仔细细的算清楚,不能让
老林啊,最近那个谁谁谁是不是手脚不干净?你不风闻奏事么?管他有没有,直接先弹劾他一波再说!罪名不重要,死活老夫也不关心,只要他肯交、能交的上罚款就行。
听的刑部尚书李开云和御史中丞林济远嘴角直抽抽。
户部的接待门房、实习生小吏通通被他派了出去,赶往汴京城的大街小巷。随地大小便罚款!乱停马车轿子罚款!夜间大声扰民罚款!丧事乱扔纸钱罚……
头痛不已的文训让凌晨把张尚书连哄带骗的拉了回去,再这样下去,他真怕大郑朝的第一位户部尚书被史书记载个“横死街头”。
远在西域征战的李卿刚刚帮于阗国把以前的地盘收复,完成了甲方合同上的任务,美滋滋的等着朝廷打钱呢,结果等来了张尚书的一句“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李处置使收到信后人都傻了!
我特么跟你无冤无仇的,要你一个糟老头子的性命干什么?我需要Oney犒赏将士、经略西域啊!
最终,张尚书听从了殿帅的劝说,准许河西府不用向朝廷上税,划为大郑经济特区,允许经济自治。西域那边更是由李卿自己说了算,你只要不找我要钱,不惹出大的乱子,爱干嘛干嘛去~
被拖欠了工程款的李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只能叫手下心腹去星星峡修建收费站,向往来的客商收过路费,用来给手底下人发年会福利和业绩奖金。
这种走两步金条不小心掉出来的日子,我是真的不喜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