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后浪推前浪(1 / 2)
温茂从皇宫里出来之后,只在临湖大别墅里待了两天,就迫不及待的拄着拐杖、乘着牛车来到了静宁书院的大门前。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裹着一抹褐色方巾,已经褪去戎装的温茂须发花白,身影佝偻,拄着一根桃木拐杖,在小童的搀扶下立在门口,喃喃念出这句后,便已经在心中判定了高下。
整个江南,没有任何一个年轻人有这样的觉悟和志向。
他们忠君报国、舍生忘死,多多少少也是为了地位和财富,完全不图名利的一个都没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人性就是如此。
莫说年轻人了,就是自己,也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普普通通的书院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一个身着黑衣、个子高挑、皮肤白皙、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青年隔着老远就拱着手朝自己行礼。下了台阶后,更是热情的搀扶住自己另一边胳膊,连连致歉——
“太尉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晚辈被一些俗事缠身,一未能登门拜见,二未能出门远迎,实在是惭愧至极。太尉今日能亲临蔽院,着实是令蔽院蓬荜生辉,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温茂目不转睛的打量着身边近在咫尺的凌晨,这名青年跟自己想象中一派正气、知礼守节、规规矩矩的青年儒生形象相去甚远。
世故、圆滑、举止随意。
还带着一股不易察觉的傲气。
他对自己或许有敬意,但绝对没有一丝畏惧。
他的身上,有一种莫名的从容和自信,温茂能很清晰的感受到。
但他不明白,凌晨的这股自信来源于哪里。
狂妄自大?
不可能。此人一路从龙、以这么年轻的年纪位居大郑权力中心,可以左右局势、甚至是影响皇帝的决策,绝对不是盲目轻狂的轻浮角色。
中原士族的支持吗?那也不对,从自己听说和打听到的事迹来看,此人在中原士族中的影响力还算不上顶尖,枢密使冯延才是绝对的领军人物。
凭借与秦王韩登、齐国公王臣鹤或者太子的关系吗?
当利益冲突时,血脉亲情都不值一提!从古至今,出生入死一路走来,可以共苦却无法同甘的例子还少吗?
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年轻却一点也没有被皇帝飞鸟尽良弓藏的担忧呢?
还敢如此高调的召集各大行营的将领统帅前来培训学子,沾染上一丝交情,这不是库库往皇帝眼里扬沙子吗?
最可疑的是文家父子,居然对这样的行为没有敲打,反而隐隐还暗中支持!
活见鬼了!
“老朽已经是黄土埋到脖子里的人了,哪里比得上殿帅风华正茂,今日登门叨扰,已是唐突,安敢劳烦殿帅舍下公务、亲自出门相迎呢?”
“哎——什么殿帅,那都是吓唬手底下粗人的,在太尉面前,我不过就是个毛头小子,太尉折煞晚辈了。不介意的话,喊我小凌或者小晨就行。”
“那咱们就以书院里的规矩来,老朽称呼你为院长,你唤老夫为温教授即可,你意下如何啊?”
“这……行,那我就冒昧托大,恭敬不如从命,全听太尉的了~”
二人在一群人的陪同下进入书院里面,刚走进大门,温茂就又愣住了。
门内台阶下的石头照壁上,雕刻着一幅巨大的《万里山河图》,他皱着眉头,抬起浑浊的眸子,鬓边的皱纹和老年斑清晰可见,颤巍巍的走上前去,伸手触摸着冰凉的石刻,心情复杂,难以言喻。
江宁……徽州……临安……
大江奔流向东而去,黄河几字行蜿蜒前行,从漠北草原到交趾南海,从靺鞨部落到哈剌汗国,这就是我们世代生存、互相斗争了一生的天下吗?
北方草原边缘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一片湖泊!靺鞨部和辽东外围竟然也跟江南一样是一片汪洋!
扶桑……原来是在这个位置吗?他们距离高丽原来这么近啊!
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他们就是看着这张图平定天下的吗?那难怪其他势力都不是大郑的对手,这跟开了透有什么区别?完全就是上帝视角,战争迷雾彻底清除,军事行动毫无遮掩,拿头跟他们打!
“这是早年间我给陛下献上的生辰贺礼,如今九州归一,也就没有必要隐藏了。公之于众、使之传世,才能让华夏子孙都认识这片方寸。往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是谁得了天命,都会明白自己的使命。”
这话就有些僭越了,虽然大家都清楚大郑不可能绵延万世,也迟早会跟曾经的秦汉隋唐一样由盛转衰,但这是能说的吗?
凌晨就这么水灵灵的当众说了出来。
连早已将生死看淡的温茂都听的心里一突突,但是惊讶过后,更多的是欣赏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