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血泪葫芦弯 > 第第236章 吴家夜话

第第236章 吴家夜话(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傍晚的霞光像泼了桶暖红的颜料,把葫芦湾的屋顶、田埂、河边的芦苇荡都染得软乎乎的。小吴书记家的木门敞着,院里飘出的饭菜香裹着热气,顺着巷口的风往远处飘,连路过的老黄牛都忍不住顿了顿脚。石板路上的脚步声一串叠一串,许前进领着媳妇香玲,手里攥着袋刚从自家果园摘的脆枣;周美丽挎着半袋炒得喷香的瓜子,蓝布衫角被风掀起个角;二懒蛮子跟在后面,胳膊夹着两瓶用报纸裹着的白酒,瓶底还沾着点泥;大喇叭三嫂和水灵并肩忙碌,三嫂胳膊上搭着块刚洗好的蓝布巾,水灵手里则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烙好的玉米饼——算上屋里帮忙择菜的婶子、带孩子的嫂子,足足十六个人,把不大的堂屋挤得满满当当,连空气里都飘着热热闹闹的劲儿。

灶房里更是忙得热火朝天。大铁锅坐在土灶上,炖着的土鸡咕嘟咕嘟冒泡,油花裹着姜片、葱段浮在汤面,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连灶台上的陶罐都似被熏得暖了几分。案板上摆得满满当当:切得厚薄均匀的腊肉,红亮亮的泛着油光;凉拌的野菜绿莹莹的,撒着白芝麻;还有条刚从河里捞上来的鲜鱼,鳞片闪着银亮的光。水灵系着围裙,手里握着把长柄锅铲,正把裹了面粉的鱼块往热油里放,“滋啦”一声响,油花溅起又落下,金黄的鱼块很快浮了起来,引得蹲在灶台边看热闹的小孩直咽口水,小手还偷偷拽着水灵的衣角。三嫂则在一旁拌凉菜,手里的竹筷翻飞,盐、醋、香油放得不多不少,嘴里还念叨着:“咱家小吴今儿个高兴,得多弄几个硬菜,让大家伙儿吃痛快!你看这土鸡,是后山老张头刚杀的,鲜着呢!”

小吴书记坐在八仙桌旁,手里端着个粗瓷茶杯,热茶冒着细白的烟。他看着满屋子说说笑笑的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像被霞光熨过似的。见许前进刚坐下,他便扬了扬下巴,语气里带着点打趣:“前进哥,你是没瞧见,上午我把那内退报告给东子看的时候,他那表情,啧啧——先是眼睛瞪得溜圆,跟俩铜铃似的,手都开始抖,那报告差点没拿稳;后来脸憋得通红,从耳朵根红到脖子,头都快低到胸口了,活像个偷了糖被抓包的孩子。”

许前进刚抿了口茶,闻言放下杯子,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笑着问:“他是不是打心眼儿里以为,你要跟他争这支书的位置,还琢磨着你得在背后给他使绊子呢吧?”

“可不是嘛!”小吴书记放下茶杯,手指在桌沿上轻轻划着,“他总觉得我当这支书,是图着啥好处,是舍不得手里这点权。结果我轻描淡写把报告一拿出来,他那点自以为是的‘90%胜算’,一下子就垮了。你是没见他那无地自容的样子,嘴里‘这……这……’的,半天说不出句完整话,最后跟做贼似的,悄没声儿就走了,连门都没敢多带一下。”

旁边的周美丽一听,立马放下手里的瓜子,声音清亮得像挂在屋檐下的铜铃:“嘿,就东子那点格局,那点心思,也太小看咱们家小吴了!咱们小吴可不是那种盯着权位不放的人,那是响当当的顶天立地男子汉!他心里装的是啥?是村里的路、地里的渠、咱们葫芦湾的老少爷们儿!哪像东子他们,满脑子就想着当官捞好处,把这支书的位置当成金疙瘩!”

二懒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白酒瓶晃了晃,酒液在瓶里撞出细碎的响:“美丽说得对!他们心心念念抢着当的官,在咱们眼里算个啥?不过是些操心事、麻烦事!你说是吧,前进啊?咱们几个,哪个不是干够了想歇着?可他们倒好,千方百计钻营,托关系、拉选票,好像当了官就能上天似的——我就纳闷了,当官就那么好嘛?”

许前进叹了口气,手指摩挲着杯沿,杯壁上的茶渍印出圈淡淡的痕:“可不是嘛。前阵子老六叔还跟我说,他儿子在镇上当临时工,天天托人打听,想往村里调,说当村官‘有奔头’。可咱们呢?我当了这么多年村官,小吴当支书,哪回不是为了村里的事跑断腿?去年修水渠,咱们顶着大太阳在地里蹲了半个月,晒得蜕了层皮;汛期涨洪水,小吴连夜带着人去加固河堤,脚下一滑差点掉河里,裤腿全湿透了还往前冲。这些苦,这些累,他们看不见,就听见别人嚼舌根,说哪个村的村官搞了多少钱,买了几栋楼,开了多好的车。”

这话刚落,正从灶房端着菜出来的三嫂就接了话茬,手里的搪瓷盘还冒着热气,盘里的腊肉炖笋香得人直吸气:“可不是嘛!我每次去镇上赶集,都能听见有人躲在墙角私下里说,隔壁李家庄的村官,儿子在城里买了大别墅,还开着几十万的车;还有哪个村的支书,据说在县城买了两套房。我就纳闷了,都是村官,都是拿着那点补贴,凭啥人家能搞那么多钱?咱们跟着前进、小吴干,这么多年了,谁开上豪车了?谁在城里买大hoe了?跟人家比,真是差远了。”

她把菜放在桌上,又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下手,声音里带着点好奇:“对了,现在镇上的人都兴去城里买房,说城里的学校好、医院好,以后养老也方便。你们几个,是不是也有这个想法?”

周美丽第一个摇头,手里的筷子在碗里扒拉着花生米,脆生生的响:“我不去!我就喜欢咱们葫芦湾!你看这地方,山清水秀的,晚上能听见蛐蛐叫,早上能闻见稻花香,推开窗就能看见河边的芦苇荡,多舒服!城里的楼密密麻麻的,跟鸽子笼似的,连晒个被子都得抢阳台的位置,有啥好的?我这辈子,就算耗也得耗在葫芦湾,等进棺材那天,也得埋在咱村的后山,看着这片地,看着咱村里的人。”

“英雄所见略同啊!”坐在旁边的二懒立马接话,他可是村里的老倔头,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我也是,早就跟葫芦湾绑在一块儿了,挪不开脚了。年轻的时候,我命苦啊,家穷就剩我一个人,没人管没人问的,是王婶是前进,给了我生活的动力,还有蛮子,给了我新生活的渴望,感谢你们感谢大家。你们说城里哪里好,早上想出去散步,满大街都是车,尾气呛得人难受;想买点新鲜蔬菜,菜市场里的菜都没咱村里种的甜,还不知道有没有打农药。跑城里干嘛?咱葫芦湾多好,空气新鲜得能闻见泥土的味儿,风景又美,想吃鱼了,扛着鱼竿去河边,一会儿就能钓上两条;想吃菜了,去菜园里摘,现摘现炒,鲜得很;想吃果子了,后山的桃树上、梨树上多的是。这些,城里有吗?”

水灵端着最后一碗鸡汤出来,汤碗里飘着金黄的油花,还卧着两个荷包蛋。她闻言也笑着点头,围裙上还沾着点面粉:“二懒叔说得对!我去年跟我爹去城里走亲戚,住了一天就想回来。城里的晚上太吵了,汽车喇叭声、工地的机器声,整夜不停,哪像咱们村里,晚上安安静静的,能听见青蛙叫、蟋蟀唱,睡得踏实。再说了,咱们村里的人多亲啊!谁家有事,大家伙儿都来帮忙;谁家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给邻居送一碗。前阵子大家都知道小吴忙村里事,家里活都是我的,我一个人收玉米,美丽姑,我娘、蛮子婶都来搭把手。这份情分,城里哪找去?”

吴书记看着满屋子人你一言我一语,脸上的笑意更浓了,眼里也泛着暖光。他拿起桌上的白酒瓶,给许前进和二懒的杯子里倒满酒,酒液清澈,还带着点粮食的香,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举起来,声音不高却透着真诚:“来,大家伙儿都端起杯子,不管是酒还是茶,咱都碰一下!咱葫芦湾的人,不图啥大富大贵,也不图啥高官厚禄,就图个心里踏实、日子安稳。只要咱们还在这儿,就把葫芦湾守好,把这份情分守好,让它一直这么好下去!”

“好!”满屋子的人都端起杯子,瓷杯、搪瓷杯、粗瓷碗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像一串快乐的音符。窗外的霞光渐渐暗了,屋里的白炽灯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着满桌的饭菜——金黄的炸鱼、红亮的腊肉、翠绿的野菜、冒着热气的鸡汤,也映着大家眼里的笑意,那笑意里满是对葫芦湾的恋,对日子的盼。笑声、说话声、碗筷碰撞声混在一起,飘出院子,飘向葫芦湾的夜空,和远处的蛙鸣、虫叫、河边的流水声融在一起,成了这黑夜里最动听、最暖心的声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