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56章 他不点灯,可所有人都跟着亮了

第56章 他不点灯,可所有人都跟着亮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也吹皱了长安城南杜曲园药田里,那一片嫩绿的药苗。

春寒料峭,冻得人直哆嗦。

可老百姓的热情,却像是地火一般,烧得旺盛。

自从“协济七园”全面推行“民监制”后,这七个药园子,就成了长安城里最热闹的地方。

说来也怪,以前官老爷们的事儿,老百姓避之不及,生怕惹上麻烦。

可这回,一听说能自己选监药人,监督药材质量,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踊跃参与。

为啥?

还不是因为这药,关乎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谁也不想吃那掺了泥巴、发了霉的假药,把小命都给搭进去。

这不,连崔明远那老家伙,他可是世家大族,以前眼高于顶,谁都瞧不起。

结果呢?

他家里的一个老仆,因为识得几种草药,愣是被崇仁坊的百姓们给推选成了代表。

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民监制”一推行,效果立竿见影。

这天,杜曲园的监药会上,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年,指着一片药苗,大声喊道:“不对劲!不对劲!这叶子怎么发黄了?是不是缺铁啊?”

周围的人一听,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缺铁?啥是缺铁?”

“俺也觉得不对劲,这叶子看着没精神。”

“要不,找苏敬大人来看看?”

苏敬,那可是当朝的药学大家,被太子殿下请来主持“协济药政”的。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苏敬那里。

他不敢怠慢,急忙赶到药田,仔细查看。

这一看,还真让他看出了问题。

原来,是灌溉药田的水,含碱量过高,导致药苗生长不良。

苏敬当即下令,改换灌溉渠道。

消息一传开,杜曲园的百姓们,都对那个少年赞不绝口,夸他是“铁眼郎”,说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问题。

徐惠得知此事,心里也十分高兴。

她命人将此事详细记录在《监药录》上,并在后面批了一行字:

“民智非不足,唯未启之。”

这话,说得可真是精辟!

老百姓不是没有智慧,而是缺少一个机会,一个让他们发挥智慧的机会。

这“协济药政”,不就是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吗?

自从“民监制”推行以来,李承乾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亲自跑到药园子里去了。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宏观调控上,就像一个幕后的操盘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每个月初一,他都会召集徐惠、孙思邈、苏敬等人,到东宫议事。

议事的时候,他常常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众人的汇报。

偶尔,他会突然睁开眼睛,问上一两句,但每一句,都直指问题的要害,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和洞察力。

高履行是李承乾的政治盟友,他看到“协济药政”搞得风生水起,老百姓对太子殿下也是赞不绝口,心里十分高兴。

他劝李承乾,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向陛下请封“监国”。

这样一来,太子殿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理朝政,不用再受那些老家伙的掣肘了。

可李承乾却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封号是皮,信是骨。皮可夺,骨不折。”

这话,说得很有深意。

封号,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可以被剥夺,可以被抢走。

但真正的信任,却是深入人心的,是无法被摧毁的。

他要的,不是一个“监国”的头衔,而是老百姓对他的信任。

只要有了这份信任,就算没有封号,他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当天晚上,李承乾独自一人,站在东宫的观星台上。

他仰望着星空,看着那满天的繁星,心里充满了感慨。

突然,他的目光,被远处的七个方向所吸引。

那是“协济七园”的方向。

只见那里,星星点点地亮着无数盏灯火。

那是百姓们夜里巡视药田的灯,是他们守护自己生命希望的灯。

看着那些灯火,李承乾久久不语。

而在长安城的另一边,城南的一座破败的尼姑庵里,武媚娘已经藏身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她一直默默地观察着“协济药政”的进展。

她看到了药园里的变化,看到了老百姓的热情,也看到了李承乾在背后的付出。

她不得不承认,李承乾这一招,确实很高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