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109章 火葬旧名,灯立新魂

第109章 火葬旧名,灯立新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忽然,她从袖中取出那枚玉佩,那是当年陷害她父亲的仇人为了羞辱他而故意留下的信物。

她毫不犹豫地将玉佩奋力投入火中。

火光猛地一闪,发出“滋啦”一声轻响。

那枚上好的美玉竟在烈焰中迅速熔化,诡异的是,在玉佩化为青烟的瞬间,一团扭曲的光影在火焰中一闪而过,那光影分明是一个人惊恐万分的虚影,眉眼间像极了当年的仇人。

幻象转瞬即逝,林婉却笑了。那笑容在火光下显得凄美而决绝。

“原来,火也认得谁该烧。”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县衙大堂上,照亮了这座庄严而肃穆的建筑。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昨夜的悲痛与愤怒似乎仍在荒村的空气中弥漫,没有完全散去。

县衙之内,官员们身着官服,整齐地站列着,但气氛却异常凝重,仿佛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李御史,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臣,一身官服笔挺,手持笏板,步履稳健地走出队列。

他面色凝重,目光如炬,直视着县衙大堂上的县令,然后深深一躬,奏道:“启禀大人,荒村一案,其根源在于权势欺压、恶霸横行,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最终酿成如此惨祸。

臣以为,为防患于未然,应当设立‘巡察司’,专门负责巡查各地乡村,监督官员行为,打击恶霸势力。

此司应由县衙、乡绅、百姓代表三方共同参与,确保各地百姓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每半月上报一次情况,并存档备查。

唯有如此,方能避免类似荒村一案的悲剧再次发生。乡村安宁,实乃国之根基,不可忽视啊!”

县令陈大人面沉如水,一夜未眠让他眼中布满血丝。

他盯着李御史,沉默了许久,久到堂中官员们几乎以为他要发怒。

最终,他只是疲惫地吐出两个字:“准奏。”

李御史叩首,并未退下,而是继续奏道:“臣另有一请。此案卷宗《荒村惨案录》,牵涉两百冤魂,更关乎乡村治理,请入县衙档案正本,以为后世之鉴。

另请拓印副本,藏于村中祠堂,由村中长者亲自监管,以存其历史教训之本真。”

他话音刚落,县衙主簿便出列附议:“大人,天灾可避,人祸当防。李御史所言,乃是为荒村乃至全县立长久之规,臣,附议!”

陈大人的目光扫过堂下群臣,最终缓缓点头。

早衙散后,林婉没有随众人离开。

她独自一人,穿过寂静的街道,走入村边一条鲜有人至的小径。

小径尽头,是一间破败不堪的茅屋。

她知道,这里曾是她父亲生前最后的居所。

她将怀中最后一盏素灯取出,轻轻放在了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前。

她对着空无一人的屋子,轻声说道:“灯父不是我,是你们。”

说完,她转身欲走,将这最后的祭奠留给往事。

可她刚迈出一步,忽觉身后有微光闪动。

林婉猛地回头,只见那盏被她放在门前的素灯,竟在这无风的小径中,无火自燃。

一点豆大的火苗凭空出现,将灯芯点亮,安安静静地燃烧着,光芒虽弱,却异常坚定。

她怔住了,片刻之后,嘴角缓缓勾起一抹释然的微笑。

远处,高耸的城墙之上,李御史青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没有看县衙内的纷繁事务,目光却一直追随着林婉的身影,落在那小径深处亮起的、几乎微不可见的一点光亮上。

他负手立于风中,低声自语:“火种已燃,守护者……遍地都是了。”

那光,虽然只有一盏,却像是会蔓延一般,让整条昏暗的小径,都显得不再那么冰冷孤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