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活人的名字比死人硬(2 / 2)
“属下明白。”薛仁贵领命而去。
太史令李淳风夜观星象,发现“天市垣”中的“列肆”星群大乱,这对应着人间市井的民声鼎沸。
他深知事态严重,立刻入宫求见李二。
“陛下,臣夜观天象,发现民怨沸腾,恐有不祥之兆。”李淳风跪在地上,语气沉重地说道。
李二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冷冷地问道:“朕已经下令封碑、删名、焚档,为何民怨仍然难以平息?”
李淳风叩首道:“陛下所为,皆是治标不治本。如今万民口耳相传,已成‘口述天条’。堵不如疏,若再强行镇压,恐酿成‘民气反噬’。”
李二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问道:“那你说该如何?”
李淳风再次叩首,说道:“臣请陛下立真碑,赦旧罪,将‘清源’改为‘清冤’。否则,不是太子毁您,是民心自毁。”
李二沉默不语,殿内一片死寂。
在掖庭的洗衣房里,柳如意正在默默地洗着衣服。
突然,她感到喉咙一阵发痒,忍不住咳嗽起来。
紧接着,她竟然不受控制地唱出一段哀歌,那是一段关于地宫的古老歌谣,歌词中详细地描述了地宫的结构和工匠的遭遇。
她惊恐地捂住自己的嘴巴,想要阻止自己继续唱下去,却发现根本无法控制。
“我……我在唱什么?”
一旁的陈阿姆一把抓住她的手,激动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孙儿昨夜也唱了这段!你们徐才人……还在说话?”
柳如意惊恐地想要逃离,却突然感到眉心一阵发烫。
紧接着,徐惠的声音从她的口中传出:
“曲江池下,有门未闭……”
柳如意颤抖着从怀中取出孙思邈所赠的铜符,贴在自己的眉心。
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她瘫坐在地上,浑身无力,明白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活传声筒”,一个被徐惠的意识所控制的傀儡。
曲江池,有门未闭,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长安城西市,人潮涌动,喧嚣无比。
一个衣衫褴褛的盲童,拄着竹竿,缓缓地走在街上。
他吟唱着一首古怪的歌谣,那歌谣的内容,正是地宫的建造名录。
在他的身后,跟满了好奇的孩童。
他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场风暴的中心。
李承乾微服站在人群之外,面色阴晴不定,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他必须要亲自去查清楚。
李承乾眉头紧锁,如同一把拉满的弓弦,随时可能崩断。
西市的喧嚣如同潮水般涌来,却无法淹没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那盲童的歌声,每一个字都像是烧红的烙铁,狠狠地印在他的心上。
几个狗腿子官差冲了上去,凶神恶煞地就要抓人:“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给我拿下!”
“孩子唱歌也犯法?你们这些狗官,欺负瞎子算什么本事!”百姓们也不是吃素的,瞬间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怼了回去,唾沫星子差点没把官差淹死。
就在这时,盲童猛地抬起头,空洞的眼神直勾勾地“看”向李承乾,那是一种超越视觉的锁定,仿佛穿透了他的伪装,直抵他灵魂的最深处。
“庚三七九,不是死人,是活证。”
李承乾如遭雷击,脑子嗡嗡作响。
庚三七九,那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地宫暗语,是那些枉死的工匠的编号!
这个盲童,怎么会知道?
他不敢再待下去,如同见了鬼一般,转身没入人潮,落荒而逃。
“叮!”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如同催命符般响起,李承乾眼前浮现出一行冰冷的文字:“检测到高密度信息传播节点……来源:民间口传网络。”
李承乾苦笑一声,抬头望天,喃喃自语:“原来如此……我费尽心思搞科技,殊不知,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这时,一个孩童拉了拉盲童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道:“老爷爷,您刚才说谁是活证啊?”
盲童摸了摸他的头,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缓缓说道:“天机不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