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火照西陲,影动千帐(1 / 2)
瓜州火政站,黄沙漫卷,热浪如同无形的火焰般炙烤着大地。
裴行俭站在高处,望着眼前这群来自西域各地的商队首领,心中感慨万千。
想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何等风光!
如今,这丝绸之路却成了瘟疫蔓延的通道,真是世事难料啊!
“各位,安静一下。”裴行俭清了清嗓子,用带着浓重陕西口音的官话说道,“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他一挥手,手下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地图。
这可不是普通的地图,而是裴行俭根据最新的情报,亲自绘制的《丝路防疫舆图》。
地图上,用醒目的红色标注出了十八个“火篱节点”。
“诸位请看,”裴行俭指着地图说道,“这些‘火篱节点’,就是我大唐为了保障丝路贸易的安全,特意设立的。凡是在这条线内设立市集的商队,必须按照我们的标准,配建火炉,并且接受民生司的定期检查。”
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还要我们自己建火炉?还要接受检查?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粟特长老怒吼道,“你们用火烧死瘟疫,也会烧死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神灵会降罪的!”
“就是,我们信奉的是光明之神,不是你们的火神!”
“这简直是强盗行径!”
面对众商的指责,裴行俭丝毫不慌,他早就料到会是这种局面。
他微微一笑,说道:“各位稍安勿躁,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连命都没了,还谈什么信仰?谈什么生意?”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各位,请听我说一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胡服的女子缓缓走了出来。
她有着一双深邃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小麦色的皮肤,充满了异域风情。
正是突厥降部酋长之女,阿史那云歌。
阿史那云歌走到众人面前,解下腰间的一个小小的皮囊,轻轻倒在地上。
一阵风吹过,皮囊中的东西散开,露出了里面黑色的灰烬。
“这是什么?”有人好奇地问道。
阿史那云歌抬起头,
“这是我父亲部落最后的遗物。”她缓缓说道,“他们没有等到你们的火,就全都死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你们现在怕火?可你们知道没有火的冬天有多冷吗?”阿史那云歌盯着众人,一字一句地问道。
是啊,没有火的冬天,是寒冷、是黑暗、是绝望。
众人沉默了。
与此同时,在前往伊州的路上,薛仁贵正率领着他的飞骑军,护送着三百担净炭和二十名医童。
“将军,这净炭真能防瘟疫?”一个年轻的士兵好奇地问道。
薛仁贵点了点头,说道:“太子殿下说能,那就一定能。殿下可是神人,能呼风唤雨,能点石成金。”
“嘿嘿,那这次咱们也算是押运宝贝了。”
“那是自然。”
就在他们行至回纥聚居区时,突然被一群牧民拦住了去路。
“你们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一个穿着兽皮,头戴羽毛的萨满,手持法杖,挡在车队前面。
“我们是大唐的军队,奉命前往伊州。”薛仁贵沉声说道。
“你们的车上装的是什么?”萨满的
“是净炭,用来防疫的。”
“胡说!你们这些外来人,带来了邪恶的火焰,触怒了我们的风神!风神要降罪于我们了!”萨满挥舞着法杖,大声喊道。
“风神?”薛仁贵冷笑一声,“我薛仁贵一生戎马,只信手中的刀,不信什么风神!”
“你们必须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就要不客气了!”萨满煽动着牧民的情绪。
牧民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武器,将车队团团围住。
“将军,怎么办?”手下的士兵们有些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