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传奇捕快李逸尘 > 第355章 烟火家常

第355章 烟火家常(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灶房里的麦饼烙得正香,张婶用长柄铲翻着饼,麦饼在鏊子上“滋滋”冒油,金黄的边像镶了圈金。绿衫姑娘凑在旁边学,手里的铲差点把饼戳破,引得张婶直笑:“慢着点,这饼跟射箭不一样,得轻着哄,才肯酥。”

李逸尘蹲在灶门口添柴,火光映着他的脸,红扑扑的像麦饼。他往绿衫那边递了块刚烙好的,烫得直搓手:“尝尝,这才是正经的桃坞味,比你带的中都点心强。”

绿衫姑娘咬了口,梅干菜的咸香混着麦香在嘴里炸开,烫得直吸气,眼里却笑出了光:“比箭法我不如你,比烙饼……我迟早超过你!”

林羽和林婉儿坐在堂屋分麦饼,浅褐的“小满布”衬着金黄的饼,像幅踏实的画。林羽往她手里塞了块抹蜂蜜的,甜得能把心泡软:“张婶说吃甜的,下半年日子更甜。”

林婉儿的指尖沾了点蜂蜜,往他手背上蹭了蹭,像只调皮的小蚂蚁:“那你也得沾点甜。”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像麦堆里的火星,轻轻跳了跳,又赶紧分开,空气里的麦香,忽然甜得像加了蜜。

午后的日头烈了些,众人坐在晒谷场的树荫下歇凉。竹筐里的麦饼还冒着热气,男人们喝着新酿的麦酒,酒液清冽,带着麦香;女人们凑在一起看周先生的新方子,绿衫姑娘拿着蜡刀在“小满布”上画麦浪,林婉儿在旁边指点,银线在布上走,像麦秆在风中摇。

“苏先生说,”林婉儿的针在布上顿了顿,“玄清道长以前会在小满这天把新麦分给镇上的穷人,说‘有余便分,心才不贪’。今年咱们也多做些麦饼,让望海镇的孩子们尝尝。”

“我去送!”李逸尘把酒碗往桌上一放,“正好跟捕头表哥说阿黑那伙人的事结了案,让他也沾沾咱们的麦香。”

林羽望着满场的金黄,忽然觉得小满的好,不在麦粒满仓,而在这分出去的暖。就像这麦饼,自己吃是香,分给人是甜;就像这染布,自己穿是暖,送人情是缘。这些藏在烟火里的细碎善意,像麦粒一样,悄悄种进心里,等到来年,定会结出更满的穗。

傍晚的霞光把麦堆染成了橙红,像座座金山。张婶端来麦仁粥,陶罐里的粥泛着稠光,撒着的枣碎红得像玛瑙;还有炒麦粒,脆生生的,嚼起来“咔嚓”响,是小安和阿依的最爱。

众人围坐在石桌旁,苏长风给每个人碗里都舀了些粥,说“小满吃麦仁,全年不缺粮”。木叔给阿依讲苗寨的收麦歌,调子欢快得像麦浪在跳;李逸尘和绿衫姑娘比赛谁吃的炒麦粒多,腮帮子鼓得像松鼠;林羽和林婉儿低头喝粥,偶尔交换个眼神,像藏了满肚子的话,都浸在了粥的暖里。

林羽望着这满院的麦香,望着天边渐暗的霞光,望着染坊竹架上飘动的“小满布”,忽然觉得,小满的“满”,原是为了让人懂得,日子不只要装满粮,更要装满暖。就像这麦浪,越涌越丰;就像这人情,越交越厚;就像这布上的画,越绣越满,把岁岁年年的寻常,过成了最踏实的圆满。

夜色漫上来时,虫鸣在麦秸堆里此起彼伏,像支满足的歌。廊下的灯笼亮了,暖黄的光落在“小满布”上,浅褐的布面映着麦穗纹,像无数个跳动的念想。林羽知道,这小满的暖,会跟着夏走,熟了麦,香了饼,醉了人心,等秋天稻子黄,冬天雪落时,再回头看,这满仓的烟火,原是从这一场麦香开始,把平凡的日子,酿成了最醇厚的酒。

远处的望海镇传来几声犬吠,混着断续的虫鸣,在风里漫开。灶房的灯还亮着,张婶在给明天的麦种拌药,木勺碰撞的“当当”声格外安心。灯笼的光落在晒谷场的麦堆上,麦粒在光里轻轻闪,像无数个藏在夏里的约定——等麦种落地,等布卷添新,等来年小满,把这暖,续得更长,更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