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不追不赶刚刚好(2 / 2)
“郭导,昨天盛世影业的李制片给我推荐了一个基层教师题材的项目,说会把剧本资料发过来。
我看了大概的介绍,觉得挺有意义的,不过我跟她说了,得等目前这部戏拍完再考虑。”
郭龙点了点头:“基层教师这个题材很有现实意义,要是剧本好,确实值得拍。
不过你说得对,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眼前的戏拍好。
等到时候杀青了,咱们再一起研究新项目,要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随时跟我说。”
三人又聊了将近一个小时,从接下来的拍摄细节,到演员的状态调整,再到后期制作的计划,每一个环节都讨论得格外细致。
……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的拍摄计划表上。
仿佛也为这份对电影的热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
走出办公室时,片场已经恢复了忙碌的景象。
道具组的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下一场戏的场景,演员们在一旁拿着剧本排练,场记小周拿着场记板,认真地核对着拍摄场次。
白露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转头对林逸说:“还是在片场感觉踏实,虽然忙,但特别有意义。”
林逸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是啊,这里有咱们的梦想,有一起努力的伙伴。
不管以后走多远,都不能忘了这份初心。
走吧,咱们去跟演员们说说接下来的排练计划,争取把每一场戏都拍好。”
两人并肩走向片场中央,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身后的红色横幅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远处传来工作人员的笑声,夹杂着剧本的朗读声,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
......
下午两点的阳光变得有些炽烈,片场上方的遮阳棚被晒得发烫,空气里弥漫着庆祝蛋糕和盒饭残留的混合气味。
林逸站在郭龙导演旁边,手里攥着一本边缘已经翻得起皱的拍摄笔记,笔尖悬在纸页上方,眼神紧紧盯着不远处正在调试轨道的摄影组。
“注意看老周他们调轨道的角度,”郭龙突然开口,手指向摄影组方向,“这场戏需要跟着演员的脚步移动,轨道要是差一厘米,后期剪辑时画面衔接就会出问题。
你别光记参数,得学会看现场的光影变化,现在是顺光,等会儿太阳西斜,就得调整补光板的位置,不然演员脸上会有阴影。”
林逸连忙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轨道角度与光影匹配”几个字,又抬头看向摄影组。
老周正蹲在轨道旁,手里拿着水平仪反复测量,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瞬间就没了踪影。
旁边的助理递过来一瓶冰水,老周拧开瓶盖猛灌了几口,又继续调整轨道螺丝。
“以前我刚当副导的时候,跟过一个老导演,”郭龙靠在监视器旁的折叠椅上,从口袋里掏出烟盒,却没点燃,只是捏在手里把玩。
“有次拍雨戏,道具组没控制好水量,把演员的戏服全浇透了。
老导演没骂街,只是让服装组赶紧拿备用衣服,自己蹲在地上看积水的纹路,说‘你们看,雨水落在青石板上的痕迹是有规律的,下次再做雨景,得按照这个纹路铺水管’。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当导演的,眼里得有别人看不到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