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暖气炉会议……(2 / 2)
王为民开口道:“杨书记说得对,咱们是得考虑到季节性的问题,这个咱们一会再说,咱们先听一下这个暖气炉的制造情况。
崔班长,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暖气炉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有什么技术难点和优势。”
崔班长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杨书记,厂长,各位领导,这个暖气炉是我们7车间的师傅们根据王副厂长提供的图纸制造出来的。
王副厂长给的这个图纸很先进,技术难点主要在于暖气片的制作,要保证它的散热效率和耐用性,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才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优势嘛,就是刚刚报表里提到的,热效率高,能节省大量燃料,而且它的结构设计很合理,安装和维护都比较方便。”
王为民等崔班长给大家介绍完,才说道:“这一个炉子大概要用55斤铁,按现在铁的价格是一毛二一斤算,10人小组6个小时可以生产10台,一个炉子的成本大概是18块钱。”
王为民喝了口茶,不紧不慢道:“这样算下来,咱们要是大量生产,成本还是比较可控的,不过,刚刚杨书记提到的季节性问题确实得好好考虑,咱们不能只盯着冬天这几个月。”
杨书记接着说:“王副厂长说得对,要是建立车间,我们必须给工人们安排全年的工作,让他们在非供暖季也有活干。”
李厂长头疼的捏了捏眉头,说道:“这确实是个难题”。
王为民思索片刻,说道:“要不这样,咱们把图纸给街道办的小厂,咱们给他们提供原理,怎么样?”
说完,看着众人,目光里带着探寻。
李厂长率先开了口:“给街道办小厂倒是个办法,可他们技术力量有限,能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是个问题。”
王为民点了点头,认可李厂长的担忧:“你说得有道理,产品质量确实是关键,不过街道办小厂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人工成本更低,而且现在好多街道上有没工作的小伙子,需要街道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我觉得咱们可以和街道办小厂合作,派技术人员去指导他们生产,把控产品质量。”
杨书记听了王为民的提议,点了点头:“王副厂长这个想法不错,既能利用街道办小厂的优势,又能保证产品质量,还能为社会做贡献,不过,合作的具体细节还得好好商量一下。”
李厂长也表示赞同:“行,这是个可行的办法,回头咱们和街道办那边谈一谈,制定一个合作方案,崔班长,回头还要你们这边要和街道办的小厂的技术人员对接好,保证他们能掌握暖气炉的生产技术。”
崔班长连忙点头:“没问题,李厂长,我一定把技术指导工作做好。”
王为民见大家都统一这种意见,便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合作方案可行,那接下来咱们就确定一下和街道办沟通的具体事宜。”
接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和街道办沟通合作的各项事宜都讨论得很细致。
最后,李怀德总结道:“今天咱们这场会开得很有成效。大家围绕暖气炉的推广和生产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来看,咱们厂设立暖气炉车间这个想法就算了,接下由我们和街道办小厂进行合作洽谈。
我建议先成立一个沟通小组,由我、王副厂长和崔班长组成,我们去和街道办负责人详细谈合作的事情,包括合作模式、产品质量把控、技术指导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