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荒原纵跃(2 / 2)
还未开口,一只冰凉的手就死死攥住了少年的胳膊,女子雪姑声音沙哑,每个字都带着颤音:"我的头...好晕..."
少年绝对可以说是感同身受,拍拍她的背,将自己仅有的一点经验传授给她:"深呼吸,头晕是正常的。"
乌苏便开始学着李当归的样子坐在地上一起呼吸吐纳了起来,果然感觉稍微好了一些。
李当归看向一旁不动如山,风轻云淡的峨眉,果然不出预料,白衣女子展颜一笑,还是经典的那句:“好玩...”
“你——”乌苏听到峨眉还说风凉话,眼眶竟是瞬间通红,嘴唇紧咬。
李当归连忙打圆场安慰道:"她开玩笑的,你别往心里去。"
北境女子哑口无言。
少年则心累不已,无可奈何。
峨眉忽然催促,"你们...快起来...还有...一次..."
乌苏如遭雷击,猛地攥紧了李当归的衣袖,不敢起身。
李当归赶紧起身阻拦:"峨眉姑娘,别急,先看看我们在哪!"
说罢,他便眯起眼睛开始环顾四周。
一阵刺骨寒风呼啸而过,李当归先是一愣,随即露出喜色。
眼前依旧是一片荒原,却比先前更加萧瑟,寒风阵阵,远处的枯草上甚至隐隐泛起一层白霜,一切都和方才所处的地方截然不同。
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离北境已经非常接近。
乌苏也终于注意到环境变化,灰紫色的眼眸渐渐亮起。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
方才那惊天一跃,竟让他们跨越了大半荒原。
李当归对着还坐在地上的女子开口道:“乌苏姑娘,快!准备准备,我们再来一次,照这个速度,下次就该到北境了!”
乌苏也从地上站起,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还是眼神坚定道:“好,那...那就再来!”
这一次,二人做足了准备,一左一右站在峨眉两侧,双手都死死的抱住了峨眉的胳膊。
峨眉也很贴心的等待两人调整好姿势,这才再次微微屈膝。
刹那间,大地再次被踩的崩裂开数百丈。
三人旱地拔葱,拔地而起,化作一道流光划过天幕,朝着北方的天空疾驰而去,不到一个呼吸,便已经冲入了云层。
——————————
黑石山脉以北十余里的雪原上,一座沉寂已久的北境部落遗址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大大小小的石屋群坐落在皑皑白雪中。
这些建筑虽然简陋,但却坚硬结实,不论是那些被严丝合缝堆叠成墙的巨石,房屋上掩盖紧实的破旧兽皮,还是接缝处填塞着的冻土与苔藓,都处处透露着北境民族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在风雪中求生的智慧。
最令人震撼的是中央巍然矗立的那座祖灵祭坛。
不知由多少巨石垒成,周围环绕着十二根数十丈高的巨大石柱,如利剑般刺向苍穹,顶端悬挂的骨铃仍旧在风中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北境民族千百年来与风雪抗争的坚韧信仰。
今日,这片荒无人烟的部落终于不再荒无,有了人烟。
当休整了四天又行进了整整一天一夜的上千冰河族人看到雪原上出现的建筑时,都停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很快,这支顽强的部族里一大半族人都开始放声痛哭,相拥而泣。
他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在这片被风雪掩埋的废墟上,在这片祖灵赐予的庇护所里,冰河族人找回了久违的生机,这不过是漫长迁徙中的一次喘息,但风雪之神的恩赐,终究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此时,风雪渐息。
冰河族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向那座荒废已久的祖灵祭坛聚拢。
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枯槁,却个个神情肃穆。
没有祭品,没有贡物。
饥肠辘辘的族人们空着双手,却仍要在此刻献上最虔诚的感恩。
大祭司拄着冰杖缓步登阶,佝偻的背脊在登上最后一阶时竟挺直了几分,破旧的祭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缀满骨铃的衣摆扫过积尘的祭坛。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人群。
数千双眼睛紧盯着祭坛顶端那个承载部族千百年回忆的瘦弱身影。
老妪低垂着头,枯白的长发遮住了面容,站在那里纹丝不动,仿佛一尊风化的石像,只有紧握冰杖的指节微微发白,透露出内心的波澜。
突然——
"铿!"
冰杖重重砸在祭坛中央的石地上,清脆的撞击声响起。
老祭司猛地抬头,浑浊的双眼迸发出惊人的光彩,她高举冰杖的动作如同扯起一面战旗,下方族人立刻齐刷刷举起双臂。
"冰雪之母,聆听吾等!"
沙哑的吟唱刺破空气,族人们立刻跟着低声应和,古老的祭词在石柱间碰撞回荡。
“寒风之父,赐予庇护!”
大祭司再次高声呐喊,族人的回应声又随之响起。
十二根石柱上的骨铃无风自动,发出空灵的和鸣。
祭坛上的老妪忽然开始踏起了某种古老的步调,冰杖在祭坛上划出深深刻痕。
"以霜雪与岩石之名,呼唤汝临!"
"以血肉与呼吸为誓,敬奉汝灵!"
族人们的应和声越来越响,渐渐汇成洪流,冻伤的脸庞因激动而涨红,嘶哑的嗓音里带着哭腔。
吟唱过后,便是祈祷。
大祭司将冰杖横举过顶,念出了传承千百年的古老祷词:
"凛冬之主,雪与寒风的掌控者!我们献上纯净的血与虔诚的心!愿您赐予我们温暖的火、充足的食物,让我们的族人安然到达南方的希望之地!"
每说一句,下方的应和声就高涨一分。
当提到"南方的希望之地"时,人群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呜咽。
冰杖猛地刺向天空,大祭司的声音陡然拔高,嘶哑的嗓音竟显出几分清越,祭词转向那个神圣的名字:
"愿您为我们带来救世主,风雪中现世的预言之子,指引迷途的阿尔盖布!"
这个名字如同火把扔进油海,下方族人的气氛顿时高涨,神情激动。
这句祷词他们已经回应过千百遍,可他们此时依旧是无比的虔诚:
“阿尔盖布!预言之子!”
“阿尔盖布!吾之领袖!”
两天前,雪原上那扇突然关闭的希望之门,带走了冰河族的一位女子雪姑。
所以,这一次大祭司的祷词要比往常多一句,老妪枯瘦的手指攥紧冰杖,再次高声呐喊:
"愿您护佑迷途之人平安归来!愿您将乌苏带回她的族人身旁!"
"乌苏!"
人群骤然沸腾,开始呼喊起乌苏的名字。
人群前方的女子雪姑们眼眶通红,哭喊出声,她们相互搀扶着,冻裂的手指紧紧交握,年轻些的姑娘们甚至踮起脚尖,仿佛这样就能看得更远的地方,看到她们那位远在天边的姐妹。
可她们看着看着,就看到了天空之上出现了奇怪的东西。
呼喊声突然变得参差不齐,甚至产生了一阵骚动。
祭坛上的大祭司猛然睁眼,眉头深锁。
她重重一顿冰杖,杖尾在祭坛上撞出清脆回响。
往常这个动作能让最躁动的族人立刻噤声,可今日——
骚动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老祭司困惑地眯起眼。
她看到族人们张大的嘴仍在呼喊,可声音却变得杂乱无章。
无数双手指向她身后的天空,一双双眼眸里满是震惊,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大祭司见状,也缓缓转身,朝着身后的天空看去。
一道流光划破南方的天幕。
这位承载了部族存亡使命的佝偻老妪眼睁睁的看着远方天际上那不知什么东西正朝着这边飞来,举着冰杖,愣在原地,竟然显得有些手无足措。
可她忽然身体一颤,回过神来,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用尽全身力气,猛然大喊了一声,直接跪倒在祭坛上,不敢抬头。
这是风雪之神要降下指引的征兆。
大祭司嘶哑的吼声惊醒了呆滞的族人,他们没有犹豫,迅速跟随着大祭司一起跪倒在地,黑压压的人群如同被风掠过的麦浪一般,瞬间矮了下去。
族人们低头无语,连呼吸都屏住了。
死寂笼罩祭坛。
就在此时,一声女子尖叫划破长空。
那声音由远及近,如同利箭般刺穿凝重的空气,又在最高处戛然而止。
几个年轻的冰河族人忍不住抬头偷瞄,却见南方的天幕早已恢复平静,方才的流光消失不见,仿佛一切都是幻觉。
可下一秒——
他们瞪圆的眼睛里,倒映出祭坛上凭空出现的三道人影。
根本不敢多看一眼,也不敢出声,这些发现异样的族人慌忙又低下头去,紧张不已。
死寂愈发浓重。
祭坛上,李当归站稳身形,这次瞬移带来的眩晕感已经减轻许多,他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便觉得没有大碍,开始打量起这一次他们着陆的地点。
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愣在原地——
他们这次竟落在一座巍峨的祭坛中央!十二根通天石柱环绕四周,脚下是刻满古老符文的石地。
更令他震惊的是,祭坛下方黑压压跪满了人,数千个身影静默如雕塑,连呼吸声都微不可闻。
"这..."
站在祭坛上的少年人都傻了,完全不知道眼前这是什么情况,下意识的望向旁边。
峨眉依旧风轻云淡,看着下方的人群丝毫不慌。
乌苏再次瘫坐在地,大口喘着气,可她很快就察觉到周围的不对劲,猛然抬头,正看见前方跪着的那个熟悉的瘦弱身影。
乌苏瞪大双眼,一脸不可思议,试探性的开口叫了一声:"大...大祭司?"
拄着冰杖跪倒在地的佝偻老妪听到前方有人在叫她,缓缓抬头。
当看到那不知所踪的女子雪姑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老妪的身体微微颤抖,脸上却没有丝毫震惊,反而一脸激动。
"当啷——"
冰杖从枯枝般的手指间滑落,大祭司突然张开双臂,用古老的北境语嘶声喊道:"祖灵保佑啊!"
这声呼喊如同解开了某种禁制。
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抬头,在看清祭坛上的乌苏后,数千双眼睛骤然亮起。
跪在最前排的雪姑们直接站起身,冻得通红的脸颊上泪水纵横。
"乌苏!"
"是乌苏回来了!"
"祖灵显圣了!"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石柱间碰撞回荡。
几个女子雪姑甚至想要冲上祭坛,却被年长的族人死死拉住。
李当归被这突如其来的声浪震得后退半步。
他茫然地看向乌苏,却见她此刻也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