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欧米伽(1 / 2)
将秦月和谭梦秋送回李氏医学院后,吕诚的身影便自喧闹的校园中悄然淡去。
下一刻。
他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淮安总部大厦深处的尖端实验室门前。
虹膜、声纹、指纹三重验证通过。
厚重的合金门滑开,露出内部广阔的空间。
实验室里弥漫着微弱的臭氧味以及某种高频能量场特有的嗡鸣。
场地中央。
一个圆柱形的透明隔离舱静静矗立。
柔和的白光从顶部投下,照亮了悬浮在舱内的那件造物。
那是一个造型极简的暗色金属手环。
手环表面并不光滑。
而是覆盖着一种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鳞状结构,如同某种活物的皮肤,在光线下流淌着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深邃暗芒。
实验室一侧。
全息屏幕上正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无数复杂的数据和分子结构模拟图。
几名技术人员正紧张地操作着控制台,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
而站在他们中间。
主导着这一切的,是一位头发花白,身形清瘦的老者。
李振声教授。
李氏家族硕果仅存的几位真正专注于学术、远离权力倾轧的顶尖学者之一。
浮岛生物材料学与纳米工程学当之无愧的泰斗。
淮安整合了李氏的技术遗产和那些特殊材料后,就雄心勃勃地启动了这项终极单兵装备计划。
然而。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那些奇异金属材料,其原子结构稳定性与能量亲和度远超现有认知。
浮岛现有的纳米编程技术、能量导流理论,在这些材料面前显得如此拙劣和落后。
融合、塑形、能量回路蚀刻......
每一个环节都遭遇了无法想象的技术壁垒。
项目一度陷入僵局。
甚至面临彻底失败的风险。
最终。
在吕诚的推荐下。
淮安还是请来了这位早已不过问家族事务、醉心于学术的李振声教授。
李振声并未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全新理论。
他只是以一种近乎苛刻的严谨和远超时代的洞察力,重新审视那些被视作不可能逾越的障碍。
他修正了关键的结构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神经元网络灵感的全新算法。
甚至亲自设计了一套利用吕诚自身血液细胞作为生物模板,来诱导特殊材料进行自适应重构的大胆方案。
正是这些看似微调,却直指核心的改动。
硬生生在一片技术荒漠中,开辟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也让已然风雨飘摇的李氏,凭借这份功绩,在新秩序中赢得了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此刻。
李振声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一段能量传导模拟序列。
他的眼神炽热。
完全沉浸在那精妙绝伦的技术世界里,甚至没有注意到吕诚的到来。
吕诚没有打扰他。
只是静静地看着,等待着。